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的预通知
|
2025年10月16日 17:02:02
|
13 浏览
|
各地级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的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要求各省于11月3日前完成选拔赛(预选赛),决赛将于11月下旬在重庆市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将联合印发正式通知。为做好我省选拔赛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成立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组委会,负责竞赛的整体安排和组织管理工作,组委会成员由主办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下设六个赛项办公室及综合协调组,具体负责各赛项组织安排和工作协调等,赛项办公室分别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处、电子信息工业处、工业互联网处、数字产业促进处,综合协调组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处(产业人才处)。 二、赛项设置 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共6个赛项。各赛项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实践操作占80%。 (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按照智能硬件装调员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在汽车感知、决策、执行及V2X等技术环节的装调测试、故障诊断、多系统集成联调和仿真验证的综合能力。 (二)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融合应用能力。 (三)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按照混合集成电路装调工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在RISC-V等架构开发以及芯片设计、仿真、测试、系统应用等环节的理论和实操综合能力。 (四)工业大数据赛项,按照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工业大数据平台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算法等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 (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按照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场景数字化分析与建模、产线仿真与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交付与运营等运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制造业关键场景转型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按照工业互联网运维员S职业要求,侧重考察选手工业网络组网、标识解析应用、工业数据采集、工业APP开发、工业互联网系统诊断与维护、大模型集成应用的能力。 三、竞赛组织方式 (一)竞赛分组 各赛项均分为职工组(含教师)和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设创新场,旨在探索推动创新技术方案落地应用。各赛项各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创新场)为三人团体赛。各赛项各组别均不得跨单位组队,职工(含教师)、学生不得混合组队。 (二)报名条件 具有各赛项相关职业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在职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本次大赛不接受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及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报名。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以职工身份参赛。 (三)竞赛方式及名额 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阶段进行。所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选手队伍,首先参加理论考试,根据理论考试团队总成绩,选拔参加实际操作比赛,实际操作比赛队伍选拔数量将根据各赛项具体方案确定。 (四)报名方式 符合条件的在职职工、在职教师、在籍学生可通过其所在单位、院校向对应赛项办公室报名。每赛项每家企业最多可组织1队职工组报名参赛,每赛项每所学校最多可组织1队教师组和1队学生组报名参赛。 各赛项具体赛程、工作安排、报名渠道及截止时间、实施要求等由各赛项办公室另行通知。大赛技术方案、理论竞赛样题、实际操作竞赛样题及相关要求等,由各赛项办公室根据竞赛安排实际制定,在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公布。 四、其他事项 (一)请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按照竞赛组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做好本地区选手参赛工作,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抓紧对接本地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总工会、团委等部门发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动员符合条件师生踊跃参赛,保障我省选拔赛的顺利进行。 (二)竞赛组委会及各赛项办公室将根据有关要求进行参赛人员资格审核。各赛项将结合赛事安排,视情况组织开幕仪式等活动,请各参赛地市积极配合支持。 (三)请各参赛选手自行购买比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比赛报到当天,请各参赛选手携身份证、报名表原件办理报到手续。 (四)本次赛事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人员食宿费用自理。 五、联系方式 综合协调组:020-83133437;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020-83133264、83133343; 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020-83133249; 工业大数据赛项:020-83134288,1597534034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020-83134272。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10月16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