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赋百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申报(第二批)的通知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
30 浏览
|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经研究,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项目申报(第二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揭榜任务内容继续围绕技术赋能、链式转型、载体赋能三类方向,布局培育一批重点场景、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任务,新增“机器人+”和5G工业专网场景,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拓展,分类分级形成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升产业供给能力、降低综合应用成本,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榜单任务概要见附件1,具体内容请各单位登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在智慧工信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申报管理系统中查阅(以下简称“申报系统”,操作方法见附件2;“5G工业专网”方向请联系申报事宜联系人线下查阅申报)。二、基本申报条件(一)申报主体为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或制造业企业,各方向具体申报要求见申报系统中任务榜单。(二)申报单位应符合以下要求:1.经营状态正常、符合产业发展方向;2.近三年内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无严重失信记录,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3.符合财政涉企资金“绿色门槛”制度要求。(三)载体赋能方向载体应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重点考察实施期内汇聚资源及对外服务成效;其他方向试点项目应为新建项目或在建项目,新建或在建项目响应榜单所开展的工作或建设内容应在本通知下发日期之后,实施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不超过2026年10月底),实施地点应在省内。(四)同一项目前期应未获得过省级财政资金支持,严禁重复或变相重复申请。(五)单个服务商参与本批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的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单个制造业企业参与本批次的项目不超过1个。已入围2025年第一批“工赋百景”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试点的项目占用申报名额。三、工作流程(一)组织申报。各市、各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通知本地区服务商、制造业企业、载体承建单位,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申报。申报主体根据各市、各县(市、区)工作安排,及时注册登录申报系统,查看具体榜单任务和要求,认真填报项目申报信息、上传可行性报告(模板见附件3)、证明材料等附件,确认无误后提交。线上填报时间截止期为10月30日17:00,逾期将无法填报提交(具体填报提交时间以各县(市、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知要求为准)。线上提报材料同时,请提供申报书纸质版一份(系统内导出的项目基本信息表和申报单位信息表、项目可行性报告、相关附件、试点项目推荐汇总表,各部分间插入分隔纸合并简装,申报单位需盖章),并形成盖章扫描电子版。作为2025年第二批试点,对于申报原有技术赋能和链式转型方向的项目,将基于往年和今年第一批已立项情况(已立项项目可从省工信厅网站进行查询)择优遴选,请各申报单位合理选择申报方向。(二)推荐流程。各县(市、区)根据各市安排,及时登录申报系统进行审核,并推荐至各市(市县账号前期已经下发);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会同当地财政部门按程序提出明确审核和推荐意见,于10月31日17:00前在系统内完成推荐上报(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市县审核材料期间,系统关闭前申报材料可退回企业进行修改),并将推荐文件及汇总表(附件4)盖章纸质版(工信与财政联合行文,两份)、各项目申报书纸质版(一份)报送至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纸质材料邮寄时间不得晚于10月31日),推荐文件及申报材料扫描电子版同步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邮箱。各市推荐数量限额见附件5;中央驻鲁企业、省属国企按照属地原则从所在地申报但不占用推荐名额,子公司申报的需有省级公司推荐函,同一集团内企业总揭榜任务不超过5个。(三)评审公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评审,综合采取材料评审、线上或现场答辩等多种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揭榜项目及承担单位,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公布。揭榜方要按照任务要求组织开展项目实施,并按要求在申报系统中提交项目实施期间的过程档案。(四)验收评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进行动态监督,根据项目实施实际情况和揭榜单位申请,于一年期末进行集中验收评估(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具备条件的可于半年期进行验收),并对项目实施期内的实际投入资金进行核查,验收评估通过的予以发布,按规定给予支持。四、注意事项(一)请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各市县主管部门合理安排申报时间,提前在申报系统内完成填报、提交、审核和推荐工作,避免临近截止时间集中退回和审核影响提报工作。(二)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中涉及的指标、数据和相关证明、附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承担因提供虚假材料造成的后果。申报项目市级部门经申报系统推荐至省厅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材料内容。(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不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从事项目申报代理服务工作,申报单位申报书和数据等信息资料仅用于项目评审和过程管理使用。五、联系方式1.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  马庆营  0531-51782669  邮箱:sjxwxxhtj@shandong.cn  邮寄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省府前街1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工业互联网处(邮编250011)2.省财政厅工商贸易处  胡增基   0531-51769745  邮箱:huzengji@shandong.cn3.申报系统技术支持:曹老师  13145409997附件:1.榜单内容概要          2.申报系统操作方法.zip          3.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zip          4.揭榜挂帅申报汇总表.xlsx          5.各市推荐名额表.doc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财政厅2025年10月13日附件1榜单内容概要一、技术赋能类(一)新增方向1.“工业机器人+”典型场景。面向制造行业,针对传统作业模式中生产效率低、质量稳定性差、柔性生产能力弱、作业环境危险等现状问题,创新应用智能焊接、装配、喷涂、磨抛、搬运、仓储、检测、巡检等机器人,开展“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检测”“机器人+安全”等智能协同,打造“机器人+”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线动态响应速度、机器人任务适配能力与全流程运营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申报事宜联系人:李军伟  0531-517826222.5G毫米波工业专网赋能场景。支持制造业企业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深度合作,在数字化产线、车间、工厂建设中推进5G毫米波工业专用网络建设,使之具备高上行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高精度定位,高数据安全性的能力,深化5G毫米波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工控安全等融合,在工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调度调配、运行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形成典型应用场景。申报事宜联系人:赵刚  0531-51782577,马庆营  0531-51782669(二)保留方向(申报事宜联系人:马庆营 0531-51782669)3.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面向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行业,针对传统生产模式中安全态势感知能力较弱、安全监管水平不足、安全风险处理滞后、应急处置能力缺失等问题,根据行业差异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管控平台,创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协同创新模式,加速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4.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面向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行业,针对生产制造过程中能源管理能力不精、污染物排放治理水平薄弱、碳管理能力缺失等问题,根据行业差异分类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通过管控平台将先进监控传感设备、智能算法技术、数据分析决策模型相结合,推进数字化碳足迹监测、碳排放交易、可信碳计量等应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5.5G工厂(产线/车间)。面向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行业,针对传统技术难以满足大容量、高速率、广连接、低时延数据传输和算力资源需求的问题,利用以5G 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新建或改造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生产现场,实现生产单元广泛连接、信息和运营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充分利用、创新应用高效赋能,加快“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向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环节深度拓展,通过试点示范,分类分级形成标准化解决方案,提升产业供给能力、降低综合应用成本,助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6.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典型应用场景,分类形成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结合联网工控资产信息、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威胁特征等,以SaaS化服务等方式为工业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发现设备系统漏洞、资产暴露面、针对性攻击嗅探行为等潜在风险,精准发现针对工业系统及工业企业发动的网络攻击及异常行为,有效抵御潜在攻击威胁。7.轻量化改造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聚焦生产制造场景,支持以设备数据采集、联通为重点,研发部署传感器、射频识别、网关等数字化设备以及以生产制造为核心功能的MES等各类轻量化工具,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轻改造”,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联通,实现从订单执行、设备运行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逐步优化。通过验证示范,形成轻量化改造、软硬一体化的典型场景和解决方案,打造可以低成本、快速复制实施的敏捷式数字化改造路径。8.供应链平台创新。构建高效、稳定的供应链生态平台,突出以“用”为导向,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平台赋能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供需对接、交易结算、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的链条化、标准化管理,以数据驱动供应链业务重构和机制创新,构建开放共享、价值共创的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二、链式转型方向(申报事宜联系人:马庆营  0531-51782669)9.面向重点产业链的供应链协同改造。聚焦供应链管理关键环节和关键业务管控,利用物联网、5G、区块链、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规划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供应链环节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推动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的流程再造和业务环节优化,实现供应链核心业务集成运作和数据端到端集成。依据有关标准开展对标优化,全面提升供应链数字化运营效率,提高供应链柔性和韧性水平,打造上下游协同联动的供应链管理网络。10.产业链链式转型。面向流程制造和离散制造行业,针对产业链链上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不明确、转型标准不统一、改造应用落地难、产业链协同能力差等问题,由产业链企业建设或升级数字化平台,开放平台接口并引导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接入,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场景构建链式转型协同机制,形成链式转型典型场景图谱清单和解决方案,带动上下游企业实施标准统一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增强整体竞争力。三、载体赋能方向(申报事宜联系人:马庆营 0531-51782669)11.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载体。围绕主要服务对象(行业或领域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提升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场所,通过“聚能+赋能”模式,汇聚供需两侧以及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形成规模化服务资源池;并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全面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开展。注:“5G毫米波工业专网”方向具体榜单任务和申报书格式请联系申报事宜联系人通过线下纸质方式查阅、申报;其余方向请登录申报系统(智慧工信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办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申报管理系统)中查阅、申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