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经销商,如何让你的营销活动更吸引客户?

|
2025年09月11日 17:12:31
|
363 浏览
|
在做活动运营或者做营销活动的时候,吸引新用户、促进老用户的活跃以及提高品牌的曝光度是其中比较普遍的目的。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活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问自己:用户为什么要参加你做的这个活动?当你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想知道:用户因为什么样的一种心理才会参加你这个活动?我从4个角度总结了一套框架,主要从用户参与活动的流程的角度提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动一般来说,无论是线上的活动还是线下的活动,只有你的活动能在第一眼通过文案或者场面的方式吸引住用户,用户才会产生接下去的行为,从而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那么,用户在第一眼看到你的活动后,为什么会被你的活动吸引呢?1.好奇很多用户被你的活动吸引,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想做什么,很想知道。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在文案中或者活动现场制造一定的神秘感,让用户有一种很想知道的冲动。主要可以通过文案、图片、具体的物体来引起用户的好奇。2.有趣对于用户知道的一些东西,已经无法引起用户好奇的情况下,直接让用户产生觉得活动很有趣的心理也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二、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参与当用户已经被你的活动在第一眼吸引了之后,用户就会有一种想参与进来的冲动,但是人们总是害怕风险以及不愿意做出改变的。所以这时候,大部分的人会选择观望,先看看别人怎么玩的,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自己也参与进来。那么当用户在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参与的时候,会产生哪些心理呢?1.从众从众心理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用户心理。如果你让用户觉得有很多人都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来,那么用户就更加容易参与到活动中来。因为用户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另类,而希望自己是和大家一样的,否则可能会被周围的人说“你怎么这个都不知道”,“你好out哦”。2.害怕失去想让用户尽快参与到活动中来,就要让用户感受到这种机会的难得。一方面,你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来提高用户参与的难度,从而让能够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的用户珍惜这次机会。另一方面,你可以让用户感受到这次机会如果不赶紧参与就会错过,从而让用户产生害怕失去的心理。3.攀比由于有很多用户同时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用户会希望看看别的参与人是什么情况,从而就会引起攀比心理。三、自己也想参与当用户观察完别的参与人的情况,知道了活动具体是怎么样的之后,就会有一种自己也想参与的冲动,那么你通过什么样的用户心理来刺激用户,让他更加可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呢?1.占小便宜这种心理也是应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用户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利益一直是百试不厌的吸引办法。这里要注意的是所送的奖品要与你的产品本身相关,如果你是一家做互联网金融的企业,送理财红包就比送电影票有用,因为这和你的产品相关,更能促进用户的进一步转化。2.侥幸人性中一直存在着一种侥幸的心理,自古以来,赌博、钻法律的空子、彩票都是由这种心理催生起来的。这样的心理根植于人性之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预算较小的情况下换来较大的参与量。很多抽奖活动就是利用了这种侥幸的心理,给你一个大奖,但是只要你付出几乎为零的投入,就有机会获得。3.贪婪当用户比较轻易的获得了某种物质奖励或者是某种地位象征的标志的时候,会想获得更多。在营销和运营中,通过阶段性的满足用户,给用户奖励,能够提高用户的粘性。对于用户的持续满足主要包括:物质上的满足、心理上的满足。4.懒惰当消费者已经有意愿参与到你的活动中之后,运营或者营销人员要做的就是让用户最简单的参与,最简单的实现他的期望。所以在设计活动规则的时候,要满足人性中懒惰的本质,尽可能的简单以及利于理解。同时,这种心理能够从反向来利用从而促进人们改变懒惰的习惯。四、参与后愿意分享到用户参与到了活动之后,很多人都喜欢把一些自己参与的事情分享到朋友圈,吃饭发朋友圈,参加了高端会议发朋友圈,与朋友出去玩发朋友圈,锻炼了发朋友圈等等等等。除了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用户在表达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希望在朋友心中营造某些形象。1.成就感当用户参与了活动之后,如果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用户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因为这可以证明他比同时参与这个活动的其他人都要优秀。这时候,你就容易分享给朋友,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炫耀的东西主要包括:物质上的成就感、精神上的成就感。2.表达自己表达自己包括了很多的情绪,比如正面的感恩、同情、正义、开心、爱国等,负面的愤怒、吐槽、挑战权威等。如果你的活动能够让用户主动的去表达这种情绪,并且给用户适当的反馈,那么就更容易让用户参与进来,同时将好的内容传播出去。3.塑造形象用户表达自己的原因,是希望证明自己是一个具备什么样形象的人,当你的活动能够赋予用户这种个人形象和地位的时候,用户的分享就无疑是在帮你做免费主动的传播。总而言之,如果在做活动的时候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去找到用户的心理,可以通过分解活动的流程,然后去思考用户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会想什么来解决,这比简单的做发散要好很多。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