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行业对中国3C
涂料市场发展现状的深度认知,近日,国内领先的涂料行业产经媒体涂料经,旗下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25中国3C涂料行业研究报告》。自2023年首次发布以来,该报告已连续三年对外发布,凭借权威的数据支持、前沿的趋势判断与专业的内容洞察,逐步成为中国3C涂料领域的重要风向标,为行业从业者提供高价值的市场参考与战略决策依据。报告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3C产品生产与消费国,2024-2025年保持稳步增长。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2.89亿台,同比增长1.6%,并带动行业扩张。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8万亿元,2030 年有望超过9.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7.5%以上。增长动力来自传统产品迭代和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兴品类的崛起,其中虚拟现实设备年增速超过20%,展现出强劲活力。根据全球3C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各大主流3C涂料品牌2024年销售业绩,2024年全球3C涂料市场规模9.87亿美元(约合70.23元人民币),其中智能手机涂料市场规模约23.62亿元,笔记本电脑涂料市场规模约17.40亿元,可穿戴涂料市场规模约8.70亿元之间,智能家居设备涂料市场规模约20.51亿元。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3C涂料市场,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估算2024年中国3C涂料市场规模增长4.26%%至44.15亿人民币,市场价值增长主要由3C涂料销量增长和销售价格上涨共同推动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前十品牌营收总额达29.62亿元,市占率67.11%;前十中外资品牌营收总额达22.24亿元,市占率50.39%;前十中本土品牌营收总额达7.38亿元,市占率16.72%,与外资品牌存在显著差距。Part 13C产品扩容拉动涂料需求基础盘3C是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三类电子产品的简称。作为全球最大的3C产品生产与消费国,中国在2024-2025年展现出稳步复苏与增长态势。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2.89亿台,同比增长1.6%,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从长期看,行业规模仍将保持扩张,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8万亿元,并在2025-2030年维持7.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有望超过9.5万亿元。增长动力不仅来自传统电子产品的持续迭代,也来自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品类的爆发,其中虚拟现实设备的年增长率已超过20%,凸显了新兴市场的活力。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迎来显著复苏,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全年出货量达到3.14亿部,同比增长8.7%,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增速。其中5G手机出货量达到2.72亿部,占比提升至86.4%,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进入2025年后,增长节奏趋缓,IDC预计全年出货2.89亿部,同比增长1.6%,而 Canalys则给出更为乐观的预测,认为全年出货有望达到2.9亿部,增速区间在3%-5%之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5G手机占比笔记本电脑(PC)市场方面,2024 年全球逐步走出连续下滑态势,迎来由传统PC向AI PC转型的关键拐点。中国当年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到 3.4亿台,同比增长2.7%,全球出货量则为2.62亿台。预计2025年全球传统 PC出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2.74亿台,同比增长4.1%,其中AI PC的崛起是最核心的增长引擎。Gartner预测2025年末AI PC出货量将达到7780万台,占全球市场31%,并在2026年实现55%的渗透率。季度数据也显示市场复苏加快,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6140万台,同比增长6.7%,第二季度则增长至6840万台,同比增长6.5%,创下疫情高峰后的最大连续增幅。平板电脑市场同样呈现回暖趋势。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平板电脑出货量2985万台,同比增长4.3%,销量2879万台,同比增长2.2%。进入 2025年,增长动能进一步释放,上半年表现为“前高后稳”。其中第一季度出货852万台,同比增长19.5%,第二季度出货910万台,同比增长 18%。消费市场成为主要驱动力,Q1出货突破800万台,同比增长21.5%,Q2增长16.7%;商用市场则依旧疲软。全球市场中,中国区域的增长表现尤为突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出货量为3680万台,同比增长8.5%,大中华区因春节消费与政策刺激而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区域。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25年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引擎。预计全球市场规模约889.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在1900-2543亿元人民币之间,占全球比重超过20%。出货量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出货量4920万台,同比增长12.3%,其中中国市场贡献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智能手表和手环是主要增长动力,尤其是基础健康监测功能驱动消费端需求。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更是保持超过 25%的年均增速,功能从基础的心率、血氧监测向更高精度的医疗级应用延伸,推动市场形成“专业医疗 + 大众健康”的双轨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催生了跌倒监测、紧急呼救等细分市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巨大需求,相关设备在政策补贴推动下渗透率预计将达到18%,未来市场规模有望保持20%以上的年均增速。智能家居市场在2025年则呈现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行的格局。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已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5.6%。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预计达到9.311亿台,中国市场出货量突破8亿台,适老化产品占比提升至35%,反映出市场逐渐从增量扩张转向多元化与场景化延伸。细分市场中,智能家电以30.2% 占比居首,智能安防与智能音箱紧随其后,展现出“基础单品 + 系统解决方案”并行的格局。相比之下,单一设备市场增速趋缓,而以全屋智能为代表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则爆发式增长。跨品牌设备兼容性的提升、Matter 协议的普及以及政策层面的强力推动,共同构成了智能家居市场高速发展的“技术 + 政策”双引擎。3C产品作为3C涂料的应用基体,其产销量市场规模是3C涂料的市场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得益于中国3C产业的稳步增长,推动了中国3C涂料市场的需求保持强劲增长,这为中国3C涂料行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Part 2国内3C涂料市场规模增至44.15亿元3C涂料是指应用于电脑(Computer)、通信设备(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外壳及零部件表面的功能性与装饰性涂层材料,主要用于提升产品的外观质感、耐磨性、抗指纹性能及环境适应性。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装饰性与防护性的双重功能,提升产品耐用性与美观度——例如智能手机的绚丽色彩与细腻手感、笔记本电脑的耐磨耐划伤性能、智能穿戴设备的耐汗腐蚀特性,均依赖于涂料技术的支撑。随着技术演进,3C涂料已拓展出防指纹、防眩光、热管理等特殊功能,成为衡量电子设备品质的关键要素。3C涂料的用量主要受终端产品的出货量和外壳变化影响。当前,3C涂料行业处于平稳增长与结构转型并行的阶段。一方面,受益于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等3C终端出货量回暖,尤其是中国、印度和越南等新兴制造基地的崛起,3C涂料的整体需求在2024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另外,中国是当前无可争议的核心市场,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子制造产业链,其市场消费占比达62.86%,同时具备强大的本地供应链整合能力。国际品牌与中国本土企业在此市场共存,前五大生产商占据过半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制造重心正在悄然转移,越南、印度等地成为品牌厂商分散风险的新选址,推动国际涂料企业如AkzoNobel、PPG在东南亚增设产能,配套三星、小米、OPPO等主力客户在当地的制造基地。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几年,越南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生产地区。这一趋势背后是三星、苹果等品牌在越南加速设厂,以及AkzoNobel、PPG等国际涂料巨头在越南相继布局本地化生产基地,以更好地服务三星等客户的3C制造工厂,推动了越南成为3C涂料新的战略制造中心。年报显示,阿克苏诺贝尔2024年实现销售额107.11亿欧元(约合116.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汽车和特种涂料业务方面,第四季度收入增长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主要原因是定价措施,尽管亚洲消费电子产品疲软,且中国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航空航天和汽车业务继续呈现强劲的收入增长。由于采取了定价措施,公司全年营收增长13%至13.90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航空航天、汽车修补和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长。由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消费电子产品销量下降。年报显示,PPG工业2024年实现净销售额158.45亿美元,同比下降2%,主要原因是销售量略有下降(同比下降1%),以及不利汇率和资产剥离的影响。PPG 消费电子涂料业务在公司架构中属于工业涂料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在 2024 年年报中单独列示,但工业涂料部门表现呈现分化,全年销售额出现下降中个位数的压力,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认为,尽管整体面临下行压力,PPG消费电子涂料业务仍可能存在局部增长亮点。PPG将墨西哥、印度、中国列为消费电子涂料业务的核心增长市场,2024年在这些区域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达18%、22%和15%。为支撑本地化服务,PPG公司推出工业
粉末涂料在线商店,提供超过4500种化学类型产品与100多种颜色选项,最小起订量低至50磅,满足中小电子制造商的柔性需求。PPG2024年各业务经营业绩年报显示,贝格集团 2024 年全球销售额达 70.98 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 48.26 亿元),同比增长 0.87%,呈现稳健增长态势。从产量数据来看,2024 年集团产量为 13.4393 万吨,同比增长 3.82%,产量增速高于销售额增速,其中卷材涂料业务占比达 89%,工业涂料占比 11%。贝格集团2024年全球市场分布呈现以下格局:欧洲(59%)、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3%)、美洲(13%)、非洲和中东(7%)。欧洲作为核心市场占比超半数,亚太与美洲构成第二梯队,非洲与中东为潜力补充。贝格集团在中国区的生产布局以上海、广州两大生产基地为核心,天津工厂于 2024 年完成关闭,其中上海基地年产能规模20000 吨,核心产品领域卷材涂料、工业涂料(全系列),广州基地年产能规模超 6000 吨,核心产品领域消费电子电器涂料,中国区具体财务数据(如销售额、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市场份额等)未在公开资料中披露。年报显示,松井股份202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26.90%;营业利润9375.28万元,同比增长9.23%;利润总额9354.27万元,同比增长9.14;归母净利润8914.40万元,同比增长9.91%;其中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077亿元,同比增长26.96%。松井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的合作持续深化,业务边界不断拓宽,产品品类从涂料延伸至油墨,新项目合作取得系列进展及成果;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创新工艺技术,深挖市场需求潜力,以国内H大客户系列旗舰机项目为标杆,成功推动拓印等技术在国内H大客户、小米、荣耀、OPPO、VIVO等众多终端的全面推广,为后续业务发展提升积蓄新动能。年报显示,广信材料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82亿元,同比增长1.63%;综合产品毛利率38.02%,同比增长2.25%;营业利润916.3万元,同比减少33.58%;归母净亏损3206.92万元,同比减少564.96%;根据年报,广信材料涂料业务2024年实现营收1.848亿元,同比增长8.08%。其中,3C消费电子涂料营收7729.52万元,同比减少12.70%;汽车涂料营收1162.20万元,同比减少0.60%;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营收8970.16万元,同比增长66.08%;其他工业涂料营收620.87万元,同比减少62.98%。从数据来看,功能膜材及金属包装涂料营收首次超过3C消费电子涂料。广信材料表示,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江苏宏泰受3C消费电子涂料业务影响,营业收入出现下降,未能达到预测业绩目标。根据全球3C市场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各大主流3C涂料品牌2024年销售业绩,2024年全球3C涂料市场规模9.87亿美元(约合70.23元人民币),其中智能手机涂料市场规模约23.62亿元,笔记本电脑涂料市场规模 约17.40亿元,可穿戴涂料市场规模 约8.70亿元之间,智能家居设备涂料市场规模 约20.51 亿元。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3C涂料市场,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估算2024年中国3C涂料市场规模增长4.26%%至44.15亿人民币,市场价值增长主要由3C涂料销量增长和销售价格上涨共同推动的。Part 3TOP10品牌全国市占率67.11%榜单显示,阿克苏诺贝尔以15.12%的市场占有率继续蝉联中国最大3C涂料企业,松井新材以6.08亿元的销售收入位居第二位,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77%,PPG、贝格、卡秀、耐涂可、武藏涂料、广信材料、欧利生、赐彩新材分别位居第3-10位。从品牌属性来看,外资品牌占据了7席,而国产品牌仅占据3席。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前十品牌营收总额达29.62亿元,市占率67.11%;前十中外资品牌营收总额达22.24亿元,市占率50.39%;前十中本土品牌营收总额达7.38亿元,市占率16.72%,与外资品牌存在显著差距。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3C涂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松井新材料在2024年展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松井新材2024年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26.96%,这一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出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与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该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是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的合作深化,产品品类从涂料延伸至油墨领域;二是拓印技术相关产品在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等主流终端品牌客户端的规模化应用与放量。从业务结构来看,松井新材3C涂料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超过80%,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除松井新材外,国内3C涂料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包括广信材料(江苏宏泰)、惠州日大实业、赐彩新材等第二梯队企业虽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知名度。3C涂料产业链结构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涂料厂商→外壳OEM→组装厂商→品牌商模式;第二种为涂料厂商→二级外壳OEM→一级外壳OEM→组装厂商→品牌商模式。通常情况下,品牌商不会轻易更换
涂料供应商,一般一个品牌商有2-3家组装OEM供应商。大约30%的大型组装OEM/ODM(如富士康、广达等)因为自持外壳产线和涂装产线,在自有工厂完成涂装,其余都是外包给专门的外壳制造商。外包给不同外壳制造商的订单数量会有较大波动。针对中高档产品方面,全球多数品牌厂商维持内部研发、制造;在低档产品方面,外资品牌在品质考量下,倾向于外包给台湾及其他专业代工厂,而中国大陆与新兴市场当地品牌智能手机厂商则多在成本竞争力的考量下,外包给中国大陆ODM/OEM,如华勤等。对于3C产品来说,相关涂层材料要随着3C的更新换代而一同迭代,变化速度较快,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研发能力的涂层材料企业才能在行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因此,3C涂层材料领域产品品种众多、个性化程度强的特点使得这个领域的涂层材料产品开发兼具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性。从手机外壳材料来看,我们看到5G时代,智能手机朝着大屏化、轻薄化的方向发展,普通铝合金由于强度较低,无法达到性能要求。强度更高的7系铝合金和不锈钢将成为5G时代的重要解决方案。受Apple的影响,更多的3C品牌商积极导入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3C产品的基材,通过阳极氧化、镀膜等工艺取代涂料的保护作用,导致涂料使用率下滑。目前3C行业特别是手机的差异化竞争越来越集中向外观方面,去金属化、快速玻璃化、陶瓷化成为主流趋势,品牌商积极地导入3D玻璃、PC(聚碳酸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新基材,也可能会导致涂料使用率下滑。整体来说,当前中国3C涂料市场正处于需求扩张与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期,未来五年将呈现规模稳步增长、技术迭代加速、竞争格局优化的发展态势。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下游3C产品需求持续扩张构成市场增长的基础动力。智能手机领域,2025年中国出货量预计达2.89亿台(同比增长1.6%),其中AI手机占比40.7%,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突破1000万部(增长率8.3%);PC市场受益于AI技术渗透,2025年大中华区AI PC占比达28%,预计2029年底累计出货量将达1.07亿台。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全球智能家居市场2030年将达1913亿美元,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2029年规模预计达86.27亿元(CAGR 9.85%)。其次,政策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加速产品结构升级。环保政策方面,VOCs调控持续推动水性涂料、无
溶剂涂料等低污染产品替代,预计2025年3C电子涂料水性化比例将超过50%;功能化需求催生抗菌、防蓝光、智能调光等细分市场,同时石墨烯改性、光固化复合体系等前沿技术预计2030年形成15-20亿美元新兴市场空间。此外,以旧换新政策及消费电子产业链技术落地,进一步激发存量替换需求,推动整个产业进入上行周期。备注:1、榜单排名来源于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仅作行业研究,部分数据来源于各企业上市财报,部分数据为估算,如有差池,请以各企业的实际销售收入数据为准;2、本榜单仅作行业研究,不构成对相关公司二级市场的任何操作建议,榜单中数据仅供参考。 3、带*数据仅供内部交流使用,若读者有需求,可到涂料经产业研究中心线下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