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增长14.2%
|
2025年08月27日 17:08:06
|
75 浏览
|
.trs_import_wc3rak{text-align:justify; widows:0; orphans:0;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 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基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情况指数。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22年为100)为136.0,比上年增长14.2%。2024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和创新驱动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较大。 一、网络经济指数。2024年,网络经济指数为142.4,比上年增长16.2%,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35.2%。 二、创新驱动指数。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为138.5,比上年增长13.2%,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28.5%。 三、经济活力指数。2024年,经济活力指数为130.9,比上年增长14.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四、转型升级指数。2024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27.8,比上年增长12.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6.7%。 2023-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类指数及其增速
指标名称
2023年
2024年
指数值
增速(%)
指数值
增速(%)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119.1
19.1
136.0
14.2
经济活力
114.3
14.3
130.9
14.5
创新驱动
122.4
22.4
138.5
13.2
网络经济
122.5
22.5
142.4
16.2
转型升级
113.6
13.6
127.8
12.5
注:上年(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历史数据修订。 附件: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 一、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 表1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及权重
分类指数
权重
序号
指标
经济活力指数
0.2
1
新设经营主体数量
2
高新技术企业数
3
快递业务量
4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
创新驱动指数
0.3
1
R&D经费支出
2
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
3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4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5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
网络经济指数
0.3
1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2
5G基站数
3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额
4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转型升级指数
0.2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2
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比重
3
“新三样”出口量[1]
4
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5
数字产品相关行业增加值
注:[1]“‘新三样’出口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影响测算得到。 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方法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利用“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调查等数据,采用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而成的复合指数。本次测算以2022年为基期(2022年为100),指数值表示报告期与2022年相比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变化趋势。具体步骤如下: 1.基础指标的标准化 其中,为对应的指数,为报告期值,为基期值。 2.分类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为的权数,为第个分类指数值,为第个类别中第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为第个类别中最后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 3.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NEI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分类指数的权数。 4.分类指数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的计算
.trs_import_wc3rak{text-align:justify; widows:0; orphans:0;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 为动态监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变动情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基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采用定基指数方法测算了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情况指数。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22年为100)为136.0,比上年增长14.2%。2024年,各项分类指数与上年相比均有提升,其中,网络经济和创新驱动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较大。 一、网络经济指数。2024年,网络经济指数为142.4,比上年增长16.2%,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35.2%。 二、创新驱动指数。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为138.5,比上年增长13.2%,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28.5%。 三、经济活力指数。2024年,经济活力指数为130.9,比上年增长14.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四、转型升级指数。2024年,转型升级指数为127.8,比上年增长12.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率为16.7%。 2023-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类指数及其增速
指标名称
2023年
2024年
指数值
增速(%)
指数值
增速(%)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
119.1
19.1
136.0
14.2
经济活力
114.3
14.3
130.9
14.5
创新驱动
122.4
22.4
138.5
13.2
网络经济
122.5
22.5
142.4
16.2
转型升级
113.6
13.6
127.8
12.5
注:上年(2023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历史数据修订。 附件: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 一、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 表1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统计指标体系及权重
分类指数
权重
序号
指标
经济活力指数
0.2
1
新设经营主体数量
2
高新技术企业数
3
快递业务量
4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
创新驱动指数
0.3
1
R&D经费支出
2
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
3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4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
5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
网络经济指数
0.3
1
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2
5G基站数
3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额
4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转型升级指数
0.2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2
有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比重
3
“新三样”出口量[1]
4
非化石能源消费量
5
数字产品相关行业增加值
注:[1]“‘新三样’出口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影响测算得到。 二、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测算方法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是利用“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调查等数据,采用线性加权的综合评价方法构建而成的复合指数。本次测算以2022年为基期(2022年为100),指数值表示报告期与2022年相比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变化趋势。具体步骤如下: 1.基础指标的标准化 其中,为对应的指数,为报告期值,为基期值。 2.分类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为的权数,为第个分类指数值,为第个类别中第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为第个类别中最后1个基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序数。 3.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NEI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分类指数的权数。 4.分类指数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的计算
.select-item-list {
bottom: 67px;
}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