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3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在郑州召开

|
2023年09月18日 05:32:01
|
10919 浏览
|
  9月14日—1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河南省科学院、郑州大学、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2023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河南省铜基新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大会以“协同发展·铜创未来”为主题,重点围绕宏观形势、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自主创新、高水平出口、行业自律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陈全训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色处处长王中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郑州市人民政府一级巡视员史占勇出席会议并致辞,河南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白晓华,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战伟,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杨如松出席会议,郑州大学副校长赵中伟,上海期货交易所场外业务部总监鲍建平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长平,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建国等企业领导出席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主持开幕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原会长陈全训致辞   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的委托,陈全训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国铜加工产业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产量质量、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产量稳定增长;二是进口替代力度不断加大,净进口创历史新高;三是高端产品保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持续增强;四是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陈全训强调,虽然我国铜加工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行业需求趋顶,产能相对过剩、个别领域投资过热,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少高端应用场景和整体利润率偏低等老问题和新挑战,对比,他提出4点建议:一是要坚定信心,未来一段时期仍是铜加工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是坚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做自主创新的策源地;三是坚持进口替代和高水平出口;四是坚持合作共赢,打造铜加工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范顺科主持开幕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色处处长王中视频致辞   王中表示,铜加工产业是我国工业制造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行业高质量发展成绩显著。在新形势下,铜加工产业应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结合当前铜加工产业的实际情况,他谈了3点建议:一是推动铜等有色金属行业平稳增长,落实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工作方案。二是推动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落实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三是提升高端材料供给能力,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强上下游协同创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致辞   徐红星表示,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河南省科学院发展日新月异。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值此之际,河南省科学院作为河南省“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一号工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架梁立柱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进入振兴发展阶段,未来将努力在创新高地之上筑造“高峰”,为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的贡献。他强调,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将促进河南省铜基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借助铜加工大会这个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更多政商学企的领导、专家与河南省铜加工行业合作,协同发展,“铜”创未来。 郑州市人民政府一级巡视员史占勇致辞   史占勇表示,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及郑州市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郑州市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6大主导产业。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铜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制定实施郑州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及郑州市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不断强化对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他强调,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是最具权威性及影响力的行业盛会,郑州市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开放活动,加强学术产业交流,全力搭建最有影响力的交流对接平台,积极构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郑州大学副校长赵中伟致辞   赵中伟介绍了铜的发展史及中原关键实验室的有关情况,他表示,铜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年轻的金属,说古老,是因为在商周时间,铜就被使用了。说铜是年轻的金属,是因为铜在当今高新技术产业如锂离子电池、超导、光伏等被广泛应用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金属,他还介绍了郑州大学及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他倡导铜加工行业不断向高端领域拼搏进取,努力实现我国铜基材料高端产品高质量发展。 上海期货交易所场外业务部总监鲍建平致辞   鲍建平表示,上海期货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不断丰富和完善铜相关的衍生品新体系,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之一。他强调,铜期货、铜期权、铜标准仓单交易为我国铜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国际铜期货的上市,实现了上海铜和国际铜期货协同发展;上线上期综合业务平台,打通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推出仓单线上质押业务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下一步,平台还将逐步推出国际铜保税仓单交易、铜基差贸易与铜互换交易,促进期现结合,为企业提供更多个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助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第二节,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政府市长宋速快以“豫”见灵宝“铜”创未来为题,对灵宝市做了推介,并举行了铜加工重点/上市企业郑州行启动仪式。河南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宋克兴主持该环节。   开幕式第三节,范顺科以《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铜加工产业强国建设》为题,作了主旨演讲,主旨演讲从铜加工产业基本情况、铜加工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全力推动铜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3方面展开,他指出,铜加工产业发展面临铜消费趋顶、行业内卷严重、部分高端产品及高端装备依赖进口、铜价剧烈波动、以铝代铜等方面的挑战。因此,他提出:一是坚定信心,铜基新材料发展仍前景广阔;二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是升级改造的必选项、优选项;四是坚定不移做好铜加工材进口替代和高水平出口;五是坚持需求导向,加强行业自律,稳慎推进项目建设;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企业发展根基;七是坚持底线思维,防控各类风险,行稳致远。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部副主任邹昊飞以《境外投资选择及注意事项》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境外投资与管理政策。当前,受益于我国持续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活动,我国对外投资整体平稳有序发展,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成为对外投资新亮点。同时,境外投资也面临一些潜在危机,如国际形势复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深度重构、疫情后影响等风险尚存。最后给出了几点企业境外投资建议:一是提升国际化管理与经营能力;二是建立科学有效合规性监管体系;三是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四是建立高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五是利用各类工具分散规避风险;六是合理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   宋克兴以《高性能铜合金研究进展》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他首先围绕高性能铜合金进行了分享,详细说明了团队在高强高导铜合金、高抗应力松弛铜合金、高耐蚀铜合金、高纯铜/高洁净铜合金、高性能微细丝线材、高性能极薄铜箔、铜基复合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增材制造等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科研成果。随后介绍了当前国内高性能铜合金研究的代表院校和企业以及其具体研究方向,并对河南省铜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汇报,最后指明了当前高性能铜合金发展具体方向。   14日下午至15日上午,大会还举办了中国涉铜高校材料学院及研究院院长论坛、铜加工市场与资本论坛、铜板带箔产业发展论坛、铜管棒线及特种加工产业发展论坛。同期还举行了大会配套活动——重建重振河南省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成果展厅讲解活动及铜基新材料产需学研用发布对接及签约仪式。   共有来自中国铜加工产业的500多家企业、政府部门、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闻媒体等近1200位代表出席本次大会。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