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每年投入上千万研发经费!福清哥把玻璃幕墙做成了行业翘楚

|
2021年07月26日 00:00:00
|
3059 浏览
|
门窗幕墙网】作为华为公司及保利、万科、金地、中海等地产大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行盛玻璃幕墙”每年投上千万元用于研发,拥有45项发明专利和12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以过硬实力,演绎幕墙与建筑的和谐乐章。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全国,在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东区建设四个大型现代化生产制造基地,他率领行盛集团,在“做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门窗幕墙品牌”路上以行致盛,荣膺“2020(首届)广东新粤商十大领军经济风云人物”。“汽车玻璃大王”曹德旺和福耀集团在福清可谓家喻户晓。相较而言,全国幕墙玻璃的行业翘楚——行盛集团只是在“墙外开花”。“领军人”翁华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曹德旺总裁是他的偶像,他将把“做工程玻璃的小王”当作人生的“马拉松”,以敬畏之心,精雕细琢“行盛”的每一片玻璃,“做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门窗幕墙品牌”。逐“日”追梦以行致盛翁华才,1973年出生在福清市三山镇。1990年,到日本留学打工。2003年,回国创业,开始与玻璃行业结下不解之缘。正所谓“创业艰难百战多”,一个新公司始何定位产品、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怎样管理公司,怎样赢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可,方方面面都面临考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人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已融入到翁华才的骨子里。回国看到工程玻璃行业还处于粗犷型发展时期,不少企业只想赚快钱,未舍得投入,对他来说是机会机遇。翁华才把创新、精进的理念运用到公司的管理中。翁华才是幸运的,一次偶然的机会,翁华才与自己的偶像——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有过短暂的交谈。此次的交谈,让他更加明晰了创业方向。想要改变工程玻璃行业原始运作模式的初心,推动着翁华才走上了这一条敢为人先的路。“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翁华才决心把工程玻璃事业当成是终生的事业,用敬畏之心对待“行盛”的产品品质,以质量为先,牢牢守住安全的底线。在深入市场调研分析后,翁华才发现,2000年以后,我国建筑幕墙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幕墙年产量超过5000万平米,占世界幕墙年产量的80%,已然成为世界幕墙的生产大国,工程幕墙制造大有可为。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得到地产界的认可,什么才是制胜的王牌?翁华才认为:任何成功的取得,大抵都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实力和机缘,只有实力没有机缘,英雄无用武之地;得到机缘没有能力,则只有暗自嗟叹的份。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而翁华才是一个特别会抓住机遇的人。凭借在玻璃行业多年积累的过硬实力和成熟经验,行盛公司顺利地拿到了保利集团的工程项目。这是一个60天的楼盘项目,行盛公司用30天就完成了。从拿到项目、策划、分段管理,在建设中他们不断进行技术工艺革新,对每一个环节,务必力求到位,也因此得到了项目方的认可。有了保利集团工程项目的示范作用,行盛公司秉承“准时、守信”原则,在每个项目中做到“事先规划、事中拼搏、事后学习“,又成功走进人万科、金地、中海等地产界大佬的视野,成为他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幕墙门窗的年销售额及施工面积,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要想成为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个“高门槛”,一般企业必须要经过一个项目完成后再评估是否能继续合作。而行盛集团是华为公司门窗幕墙合作方里唯一未做完一个项目就破格连续签下2个合约的公司。荣耀,是强者的见证。如今的行盛集团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幕墙、门窗设计、研发、制造和施工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拥有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每年投上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研发,近几年已经取得门窗幕墙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5项以及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12项,成为门窗幕墙全产业链服务商“全球强者”。翁华才本人成为业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担任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于2018年被四川遂宁当地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被广东广播电视台报刊社评为“2020(首届)广东新粤商十大领军经济风云人物”。匠心锻造精品工程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匠心可抵艰难时光,唯有钟爱,才能真正赋予幕墙门窗光芒和力量。“让建筑成为最美的艺术!“正是凭着这一股热爱,行盛人完成了许多精品工程,如万科西昌幕墙项目、逸合商务中心、知识城南方医院、佛山信保广场、成都保利中心、成都万科新川荟,都成为地标建筑!为把“最先进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的要求贯彻到位,近年来,行盛集团全面加强基础和设备建设,投资3亿元建设的新总部办公楼和研发大楼及华南生产基地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将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设立中国华南区节能检测中心。行盛集团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工业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500个。同时,总部办公楼落地后将成为华南区域示范性、标志性绿色建筑,充分响应国家的绿色节能减排的号召,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为绿色建筑的供专业人士参观、学习、交流平台和机会。为扩大行盛的产能和品牌影响力,翁华才这些年来一直默默地在全国投资布局,先后建立了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东区四个大型现代化生产制造基地。继广州华南生产基地之后,四川遂宁单个生产基地也实现了产值2亿元的小目标。同时,全力开展技术研发。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与合作,木窗上与德国席勒合作,提升产品品质。收购德国席勒公司亚洲业务,成立席勒(中国)公司,专攻高端门窗和家具原材料市场。大胆进军零售市场,成立了爱盛智能家居门窗定制公司,为C端客户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人道酬善家道酬和“和”则是行盛企业管理的核心。“以和为贵”之“和”,“家和万事兴”之“和”,“和气生财”之“和”。翁华才强调“和”文化,坚持不懈建设一个互相激励、和睦成长的家庭式企业文化。“和”带来的是团结和合作,带来齐头并进的激情和同甘共苦的情谊。家道酬和,翁华才视企业为家,把自己当作家长,当作家里的“大太阳”,温暖照耀每一位职工。他成立公司“跑马团”,自己坚持参与其中,在46岁的年龄完成全程马拉松42公里的挑战,每年跑6-8个半程马拉松;他坚持举办多种形式的团建福利活动,丰富员工的文娱生活,让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充满激情,用专业专注、追求卓越,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爱惜“羽毛”,行盛公司的建筑资质坚决不给其他人挂靠,不赚无本生意的钱,不容品质遭人诟病。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行盛集团以内部培养为首要,搭建员工人才成长平台,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营养丰富的内部培训现已成为公司员工的“精神大餐”。开年业务培训、新员工培训、门窗幕墙专业知识竞赛、专项幕墙培训、生产技能岗位培训等多项培训,给员工“充电”,赋予腾飞的能量。公司的研发设计中心与产品检测中心,经常组织人员出国参展,到各地考察学习,与各国行业领袖进行技术交流,吸纳他们的先进经验,融合进公司创新研发的产品之中。线上平台“行盛学院”的启用,打破了公司线下培训的单一模式,实现了讲师线上授课。行盛集团还将旗下的爱盛定制门窗发展为员工创业平台,为员工提供资金、技术、材料、系统化服务,支持员工开爱行盛门窗加盟店,让更多的员工可以回老家无本创业,自己当老板,共同创造行盛和个人的美好未来!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行盛集团从未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尽心尽力反哺公益事业——自2003年以来,行盛集团为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四百多万。翁华才在家乡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戏剧院并设立老年人基金。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建设,在家乡捐助教学基金,将慈善事业真正发挥到中国未来的发展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使得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的住宅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人居需求。除了居住环境的不相适应,一些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因经济条件等原因,住宅面临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漏水开裂等情况,房屋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了改善贫困家庭的住房条件,行盛集团旗下爱盛门窗联合其他单位,以专业之长,为旧房改造策划设计方案,将旧房危房合理加固改造,给贫困家庭构筑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家,为几十户贫困家庭解决旧危房改造问题。近些年来,老旧小区的门窗安全事故频发,很多楼龄在十年以上老旧小区门窗年久失修,成为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行盛集团联合各大物业公司,举办“爱盛门窗安全公益社区行”活动,进入保利琶洲新村、百合花园、香雪山、林语山庄、中海等几十个社区,免费为居民检查、维修门窗,更新配件,并且向居民宣导门窗安全的重要性,排除安全隐患,获得物业和小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口罩一个难求。翁华才调动国外资源,从印尼组织了一批防控物资投入企业复工复产,让每位员工都有免费的口罩。当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住时,翁华才从国内采购了十万个口罩支持印尼侨胞抗疫……“精创者行,筑强者盛”,城市之上,翁华才从未停止思考,思考建筑的外在表达,更思考建筑的外在魅力,以门窗幕墙为音符,演绎建筑的和谐乐章。“做工程玻璃的小王”无论路有多远、困难重重,翁华才心中逐日精神从未磨灭,一往无前……太阳照耀之处皆为“行盛”之路,加油!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