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旺季预期正在试探性演绎 玻璃期货行情震荡走高

|
2021年07月23日 00:00:00
|
2937 浏览
|
门窗幕墙网】截至7月21日,玻璃期货主力合约报收于3006元/吨,较6月底的2815元/吨上涨6.79%,较今年一季度末的2112元/吨上涨42.33%,较去年年底的1859元/吨上涨61.70%。与此同时,国内浮法玻璃均价为2970元/吨,较6月底的2836元/吨上涨4.72%,较今年一季度末的2206元/吨上涨41.03%,较去年年底的2266元/吨上涨31.07%。就玻璃价行情整体变化来看,今年年内经历了两次大幅上涨。其中,5月前后,价格突破2800元/吨关口,而7月以来,突破3000元/吨关口。这两轮上涨,在逻辑上存在较大差异。年内两轮上涨的逻辑不同对此,业内人士解释说,前者更多的是宏观和基本面共振,后者更多的是基于玻璃自身供需和预期。金信期货研究院黑色系主管盛文宇称,5月前后,玻璃价格快速抬升受两方面因素的提振。一方面,当时通胀预期高涨,大宗商品整体处于快速上涨阶段,市场做多氛围浓厚,玻璃跟随上行。另一方面,当时基本面呈现出反季节特征,厂家库存从同比偏低的水平快速下滑,同比降幅持续扩大。近期玻璃价格上涨,则反映的是旺季预期。厂家并没有出现5月前后大幅去库现象,但基于绝对库存低位、可售货源紧张以及旺季临近,玻璃价格也能够提前上涨,并显示出独立且明显强于其他商品期货的特征。光大期货分析师张凌璐称,这一次突破,更多依赖于玻璃行业基本面,而基本面中,更多依赖于需求预期良好。此轮玻璃行情启动的基本面与上一轮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都处于低库存、高产销环境下,不同的是本次生产线快速复产促使供应释放、南方降雨导致需求受抑。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6月底到7月中旬的玻璃行情,即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一德期货分析师张丽表示,特殊性体现在旺季预期来得超乎寻常。特殊性在于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下游已经亏损减产,而旺季预期下的价格涨幅超过300元/吨,上中游仍然采用易涨促销的模式去库。普遍性则在于基差和库存的表现。6月底到7月中旬,沙河地区基差一直在-80—50元/吨波动,与近几年的基差相比,波动不大。从价格来看,现货对期货有支撑,期货对现货有拉动;从库存来看,今年上游库存绝对水平较低,下游加工厂库存水平也偏低,整个产业链库存都不高,旺季预期下的上涨幅度较大。值得一提的是,玻璃原片的价格向下游的传导,并不是一蹴而就,引发了原片加工企业的阵痛。金信期货研究院黑色系主管盛文宇表示,自5月玻璃价格大幅上行后,部分下游加工厂就将销售模式转变为成本定价,以此来抵御和传导玻璃原片价格上行的冲击。从近期了解的情况看,华中地区部分加工厂表示要提高深加工产品的销售价格,北方地区也有加工厂表示目前的加工利润低廉,算上折旧和人工,生产都是亏损的。据统计的加工厂的订单天数显示,目前样本企业订单天数较去年有所下滑,去年同期订单天数在40天出头,而今年只有30天,显示出玻璃价格高企的确抑制了部分订单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前夕,玻璃价格在淡季上行,加工厂出现了提前休假的情况,而现在,正处于旺季前夕,加工厂大范围停工的可能性不大,估计原片涨价将逐渐向终端传导。在业内人士看来,期现同涨是对旺季存有预期,但预期不代表一定会实现。一德期货分析师张丽表示,从当前节点看,利空是下游虽存在补库需求,但补库情绪仍偏低;价格变化虽有传导,但传导尚不顺畅。旺季能否兑现,主要决定权在下游。在她看来,7—8月,供需博弈将加剧。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理性对待玻璃市场价格波动。除了高价对需求的挤出效应,市场忽略的风险在于房地产开发资金持续收紧可能导致小规模企业烂尾或者延期交房。此外,夏季高温环境下,电力供应紧张也可能导致下游加工企业需求难以快速放量。旺季预期正在试探性演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旺季的启动时点较往年提前,且持续周期较长。按照往年规律,在经历过上半年的“金三银四”旺季后,玻璃行业会陷入短暂的需求淡季,尤其进入夏季,南方雨水增多,影响玻璃发运、销售。然而,反观今年玻璃行业产销,仅个别阶段出现回落,多数时间都在100%以上。据了解到,6月淡季,玻璃价格并未大幅下跌,而7月开始,玻璃价格开启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据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介绍,上周国内浮法玻璃价格延续上行趋势。刚需支撑下,多数区域企业库存进一步下滑,其拉涨情绪较高,其中华北、华中、东北地区价格涨幅明显,而华东、华南区域稳中有升。新湖期货分析师周小燕表示,今年大范围频繁涨价比往年要早一个月。往年8月,下游补库才会带动原片涨价。今年旺季启动较早,主要原因是库存偏低。今年6月,虽处淡季,但贸易商和下游加工厂积极消化自身库存。中下游库存偏低,存在补库的刚需,加上厂家库存也不高,价格自然而然上涨。金信期货研究院黑色系主管盛文宇表示,目前来看,市场的确是在提前反映旺季预期,玻璃旺季特征也十分明显。往年8月,厂家库存快速下滑,货源转移至贸易商手中。然而今年,玻璃厂库存已经位于低位,尤其是河北,库存一直“趴在地上”,厂家与贸易商看涨旺季的信心十足。据了解,玻璃厂调价的考量因素中,自身库存十分重要。从边际变化考虑,只要是产销率大于100%,即厂家库存走低,其就会上调销售价格。从绝对库存水平考虑,如果厂家始终维持零库存,那么其也会上调销售价格,以试探下游需求。在光大期货分析师张凌璐看来,目前对于旺季行情的试探性演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去年以来玻璃市场的高景气度。今年上半年,旺季行情提前启动、中下游订单提前增长,加之‘金三银四’之后淡季不淡、宏观及行业助推,市场对于‘金九银十’也存在较好预期。无论期货价格,还是现货价格,无论企业产销,还是库存情况,均表现出预期的良好。当前玻璃市场的利多主要来自工厂产销率走高、库存处于低位、旺季预期强烈。不过,市场也面临着风险。例如,玻璃生产线快速复产、工厂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高企、房地产终端企业资金陷入困境、短缺导致汽车产量增长受限。这些风险汇聚起来,并累积至一定程度,很可能给市场带来较大的负反馈。此外,需要注意,目前市场对于玻璃旺季行情的看法过于一致,很容易催生出“物极必反”的风险。此外,也有市场声音表示,当前的玻璃行情很可能在透支旺季预期,后期恐出现“旺季不及预期”甚至“旺季不旺”的现象。对于旺季预期,业内人士提醒,应保持理性态度。尽管当前市场对于旺季存在较高预期,但后期一旦旺季需求被证伪,就会导致价格大幅回落。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