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粤黔产业跨千里“链”山海

|
2025年09月15日 15:03:40
|
3487 浏览
|

  山海相连,粤黔情深。2021年,国家调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广东整省帮扶贵州,推动粤企入黔,两地共建30个工业园区、69个农业园区,五年来帮助引导企业来黔投资1218.62亿元;助力培育产业集群11个、年产值642.25亿元。


image.png

六盘水市水城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俯瞰图。(园区供图)


  9月4日,记者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铝液在高温中泛着银光,“抬包运输车”平稳穿行,铝水直接送入下游企业,实现“铝液不落地”的高效运转。这一场景,正是粤黔协作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链条化升级的生动写照。


  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紧邻“链主”企业双元铝业。“第一时间获取优质铝水,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贵州莹月帆铝业董事长何显平说,该公司选准转型升级路径,将产品市场定位在航空航天、餐厨用具、汽车、空调等领域,加快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产品已成为国内铝市场的抢手货。


  7年间,该公司营收从1400万元增长到28.8亿元,增长超过205倍。“贵州有资源、有政策,广东有市场、有技术和管理标准。”何显平说,成功来自粤黔两地优势的完美结合。


image.png

贵州莹月帆铝业生产车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桂榕摄


  在粤黔协作推动下,水城经开区实现从“黑色电解”到“绿色智造”、从“初级加工”到“终端牵引”的跨越,通过“链式革新”全面重塑产业筋骨。


  2024年至2025年,政府投入协作资金1800万元专项支持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该集群实现工业产值130.32亿元,同比增长8.37%;2025年1至7月产值达86.61亿元,同比增长48.87%,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粤黔协作的产业共振,也涌动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中。


image.png

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项目(一期)洞库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青摄


  在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隐于群山之中。作为我国首个洞库式数据中心,这里恒温恒湿,一排排服务器日夜不停地处理着海量数据。


  贵州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也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国家枢纽节点之一,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七年排名全国第一。而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和增加值同样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两个“全国第一”的携手,不仅是算力与市场的互补,更是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耦合。2017年,贵安腾讯七星数据中心开工建设,随后,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华为大数据学院、华大基因(贵州)科技园等一批大数据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image.png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贵州图片库供图)


  当前,贵安新区已成为全国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规划标准机架超140万架,算力规模突破76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超98%、国产化率约90%,为“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其他众多产业的协作成果也在贵州不断涌现,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区荣获“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雷山“茶麻菇稻”开启农文旅融合新模式,佛山与从江共建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全省99个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全面提档升级,区域协作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image.png

工作人员在遵义市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一家公司生产车间制作吉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纯亮摄


  这一系列成果,源于两省共同探索的“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的“4+”模式合作模式,横向拓展产业链、纵向提升价值链、纵深构建人才链,实现“三链”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从“帮扶”到“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粤黔两省以产业链为纽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梯度转移,探索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粤黔协作的“山海合唱”,正越唱越响亮、越唱越精彩。携手的第29年,共赢未来的故事,正在继续书写。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