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5年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
2022年07月21日 11:53:42
|
31397 浏览
|
《方案》从建筑布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农村清洁取暖等多方面给出了降碳路径。

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我国城乡建设碳减排目标和路径。2030年前,我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基本扭转;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初步解决。

据了解,《方案》从建筑布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利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农村清洁取暖等多方面给出了降碳路径。

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方案》指出,城市形态、密度、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对碳减排具有基础性重要影响。因此,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新城新区合理控制职住比例,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

对于既有建筑,《方案》指出,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

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根据《方案》,我国将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并在既有公共建筑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系统。

此外,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建造。《方案》表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到2030 年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同时,推广智能建造,到2030年培育100个智能建造产业基地,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系列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推广建筑材料工厂化精准加工、精细化管理,到2030 年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损耗率比2020年下降20%。

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例如,鼓励就地取材和利用乡土材料,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鼓励选用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等建造方式。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乡村供气、供暖、供电等方面的应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