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广州:重大项目“加速跑” 湾区引擎焕发新活力

|
2021年08月19日 00:00:00
|
7376 浏览
|
随着最后一块顶板的浇筑完成,6月30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第一栋核心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关键性...
  随着最后一块顶板的浇筑完成,6月30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第一栋核心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关键性的节点胜利。  “从去年11月正式动工,到今天校园核心建筑教科研楼封顶,仅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这是广州速度、南沙速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在致辞时如此表示涂料在线coatingol.com。  眼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创新要素在各城市间加速流转,一座全球瞩目的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渐从蓝图走向现实。  在广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串联起湾区内众多“价值高地”,林立的高楼和产业园区承载着无数湾区青年的创业梦想,涌动的新兴业态和市场主体为湾区带来勃勃生机……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广州正充分发挥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举全市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一路高歌猛进,重大项目建设势如破竹。  今年,广州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666个,年度计划投资3417亿元。上半年,全市重大项目新开工、竣工、签约项目达1007个,总投资1.4万亿元。其中,一大批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项目在广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  地下,广州地铁18号线在近期番禺广场站至横番三号中间风井区间的电力动车试验中,跑出时速176公里,创造了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时速。  这条粤港澳大湾区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将实现30分钟内从南沙自贸区到达广州主城区,未来还将分别向南北延伸至珠海、中山和清远地区。  地上,作为广州南部地区道路主骨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化快速路的正式通车,为广州东部去往番禺、南沙,南下深圳、珠海、中山等地提供新通道。  “项目全线开通后,广州市区将新增一条南下通道,有力缓解广澳高速、南沙港快速以及大学城官洲隧道的交通压力。”广州交投集团新化快速项目负责人许文介绍,“从更大范围来看,广州东部也开辟了一条往来深圳、中山、珠海等地的新路线,可节省车程15至20分钟,驾车从新港东路经新化快速、广澳高速至南沙大桥,仅需30分钟。”  服务航空,白云机场T3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预留工程正式开工,将引入广从城际(广河高铁)、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及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等线路,打造“零换乘、一体化”的空铁联运交通枢纽。  面朝大海,位于珠江口伶仃洋—狮子洋的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建成后,将将保障进出广州港船舶通航安全,有效缓解广州港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以北航道建设制约港口发展局面,发挥大型泊位通过能力优势,大幅降低海运物流成本。  从地下到地上,从天空到海洋,广州以高速路网、轨道交通、航空航运、港口枢纽等覆盖“海陆空”的规划布局,写下一个横跨湾区、辐射全球的“大”字,将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深度联通。  聚焦基础设施“硬联通”,促进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密切往来,广州正打造湾区“306090”交通圈,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可以到达佛山、东莞、深圳中心城区,60分钟可以到达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城区,90分钟可以到达省内其他城市中心城区。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成型,广州还要“跑”得更快、更远。  近期广州地铁集团公布的2020年报中,首度透露了将打造“融创湾区网络”,还将介入“十八号线珠海和中山延伸线、二十二号线东莞延伸线以及广深高速磁悬浮城际铁路建设。  汇聚湾区合作典范  “打飞的”去港澳?这样的想法,未来或将变成现实。  近日,位于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码头的穗港澳出入境大楼竣工。根据规划,穗港澳出入境大楼将开设广州开发区西区连接香港机场、澳门机场的水上航线,1小时20分钟即到达香港机场,1小时50分钟即到达香港尖沙咀。此外,项目设置的穗港澳直升机客运站,将助力打造大湾区“30分钟高端商贸圈”。  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到生产生活,广州和香港两座城市正在穗港智造合作区里紧密相连。  今年初,《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在这片56.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智造创新中心、宝洁中国数字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  与此同时,与平台相关的配套建设为合作区与湾区内各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通达广州各区的地铁5号线东延线、地铁25号线建设进展顺利,与东莞轨道1号线连接工程正在推进;东鹏大道南延线、西区隔墙路(西出口)改造工程、西区-化龙过江通道等道路交通也逐步进入建设施工阶段。  不仅是穗港智造合作区,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为产业项目拓展成长空间,也通过项目落地、政策支持、改革措施的加持,搭建起大湾区范围内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合作新渠道。  良禽择木而栖。重大平台建设引来全球龙头企业“用脚投票”,释放辐射整个大湾区的“产业引力”。  落户于广州开发区现代汽车集团广州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作为中国首家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专用工厂,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并以此引领带动广州乃至大湾区氢能产业的大发展;位于花都区玉湖国际冷链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食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桥梁;“安家”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将在电商、金融科技、物流、新零售等领域扎根广东,深度服务中小商家。  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白云南麓添胜景,花开成海引宾朋。7月12日,白云山脚下响起机械的轰鸣,广州花园综合服务区正式动工。本次动工的综合服务区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将依托山体地形,采取山的生长手法,建设露珠造型的温室,让争奇斗艳的花卉与璀璨梦幻的灯光“共舞”,形成现实与虚拟共生的沉浸式花世界。  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今年底,坐落于海珠湖畔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将投入使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用传统建筑和园林空间的巧妙组合再现岭南水乡园林美景,建设成为一个风格鲜明的“岭南园林式的文化馆”。  粤港澳大湾区在区域地理、文化渊源、人文精神、风俗习惯上同气连枝、一脉相承。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不断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共同塑造人文湾区。  从文化旅游到医疗教育、生态环境,广州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改善民生福祉,激发城市新活力,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实现湾区“心联通”。  医疗领域,全国第一个拥有5000间客房的国际健康驿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今年9月将投入使用,将以平战结合、适度超前规划为原则,构建拥有国际化形象的智慧社区、智慧驿站。6月,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已经落成,拟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成为亚洲最大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  教育领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工程加快建设,并积极引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研究生院、研究院,为大湾区聚集、培育更多高质量人才。  幸福广州,成色更足,品质更高。多点开花的民生项目背后,是广州补齐民生短板、打造“品质之城”的决心与魄力,也是广州努力提升全体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的具体实践。   本栏目为VIP会员专属,请VIP会员登录后查看详细内容。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