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葛红林:闯新路开新局 谱写地研院改革发展新篇章

|
2025年09月23日 13:04:18
|
50 浏览
|
闯新路开新局 谱写地研院改革发展新篇章 ——摘自在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建院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地研院”)建院70周年。   70年来,地研院从1955年的重工业部地质局矿物检验所蹒跚起步,历经多次搬迁、易名和隶属关系调整,再到2020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每一次变革都主动求新求变,每一次调整都坚守资源报国的初心、扎根有色主业。正是这份坚定,成就了地研院70年的持续发展。   一是党建创新有亮点,引领发展有方向。近年来,地研院党委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共促”的创新实践;在重大项目攻坚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党组织把握方向;在科技创新突破中,党员骨干勇挑重担。在地质人才培养中,形成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为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因院制宜”开展党建创新课题攻关活动,把强化党建引领与新时代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全院业务项目、标准建设、服务平台结合起来,推动党建工作与地质调查工作同部署、共推进,凸显地研院党建与业务融合特色,筑牢根基、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二是技术创新敢闯“无人区”,领跑行业前沿。地研院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打破了一项又一项行业壁垒:在物探领域自主研发20余项装备,从动力三角翼航空磁测系统到高精度井中三分量磁测系统,从UFO-CS铯光泵无人机航磁系统到TEMS-3S瞬变电磁探测系统,从“经验找矿”到“AI找矿”,一款款创新装备的推出,为我国矿产勘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创新贡献。   三是科研勘查结硕果,夯实资源底气。70年来,地研院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国家科技攻关荣誉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4项,拥有10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0余部学术专著。特别是在科研勘查实践中,地研院始终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承担“六五”至“十四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574项,在成矿理论、找矿技术、矿产勘查等方面不断突破,累计主导探获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资源储量数千万吨,金、银贵金属资源储量千余吨。   四是生态地质开新局,服务行业绿色发展。在生态地质领域,地研院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基地“资源—环境—技术经济”三位一体综合调查路径,形成地研院系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流程体系,推动地质工作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相关流程方法充分运用在黄柏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地质调查、承德地区生态地质区划体系构建等工作中,为绿色矿山建设、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五是全产业链布局,塑造品牌优势。在产业发展上,地研院积极探索“科研—勘查—开发”一体化特色发展之路,构建起覆盖地质科研、矿产勘查、生态地质、矿业咨询、资产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拓展境外地质业务,在坦桑尼亚汉得尼金矿、智利月亮山铁铜矿等项目中实现重大找矿突破,“走出去”成效显著。   六是发挥分会平台作用,提升服务行业水平。在服务行业上,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地质矿产分会等“六大平台”的联动协同效应,精心组织行业活动,广泛开展交流合作,跟踪研究行业变化,聚焦问题、建言献策,有效塑造专业品牌。牵头编制多项团体标准,深入推进有色地质数据库建设与共享,建设首个“地质云·有色”行业节点,初步建成地质信息化和快速调查评价两大体系,行业咨询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促进有色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70年来,地研院对我国有色金属地质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继往开来,地研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此,我就闯新路开新局,谱写地研院改革发展新篇章,提出5点希望。   第一,要坚持党建统领,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和企风。党建抓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单位治理各环节,把党的建设转化为指导全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当前,要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持续正风肃纪,真正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和企风。要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坚决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第二,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在保障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中展现新担当。当前,资源保障不足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关键矿产资源仍然短缺,对外矿产依存度仍然偏高,新发现的矿产资源仍然不多。   找矿工作事关国家资源安全大局,要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全力以赴,加快找到有色金属的大矿、好矿和急需矿,不仅要在国内加快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力度,推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突破;而且要加大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合作,服务行业企业优化海外矿权布局,构建“国内为主、海外补充”的资源保障体系,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地质科技自立自强中实现新突破。地质科技是矿产勘查的核心竞争力,地研院要瞄准国际地质科技前沿,聚焦成矿理论、勘查技术、生态修复等关键领域,加大科研投入,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重点研发“空-地-井”立体协同勘查技术、深部资源探测技术、生态地质调查技术等,推动地质科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质勘查技术体系,力争在成矿理论创新、勘查装备研发、绿色勘查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我国地质科技创新的“高地”。   第四,要坚持深化改革,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中探索新路径。作为转制企业,地研院要持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在做出业务特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跑赢市场、赢得发展;要适应地勘行业转型趋势,坚持“资源地质与民生地质并举”,不断拓展业务领域,从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地灾治理等方面入手,转型升级服务资源环境多要素空间格局;要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实现“科研出成果、产业创效益”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迈向国际一流。   第五,要坚持传承优良作风,在培育新时代地质队伍中塑造新形象。“三光荣”“四特别”是地质行业的优良传统,也是地研院70年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地研院弘扬好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传承好“诚信、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特别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传承,通过重大项目历练、导师带徒、国际交流等方式,打造一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吃苦的新时代地质队伍,树立地研院专业、务实、创新的良好行业形象。   一直以来,地研院都是协会工作的重要支撑,有色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地研院的发展建设。希望地研院全体同志以建院70周年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努力把地研院建设成一流地质科技型企业,为地勘单位成功转型发展闯出新路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有色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