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铝业年内涨幅超90%背后: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铝价攀升只是推手

|
2017年12月14日 08:43:12
|
9250 浏览
|
2017年对于资源型上市公司来说,可谓丰年,无论产品价格还是公司股价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在这些公司中,更有股价涨幅特别显著的,例如中国铝业。作为我国铝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前后受限于公司业绩等一系列问题,中国铝业股价总徘徊在3—5元/股之间。今年开年,公司股票开盘价为4.23元/股,今年9月11日,公司股票停牌,停牌当日的收盘价为8.09元/股,涨幅超过91%。

  2017年对于资源型上市公司来说,可谓丰年,无论产品价格还是公司股价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在这些公司中,更有股价涨幅特别显著的,例如中国铝业。

  作为我国铝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前后受限于公司业绩等一系列问题,中国铝业股价总徘徊在3—5元/股之间。今年开年,公司股票开盘价为4.23元/股,今年9月11日,公司股票停牌,停牌当日的收盘价为8.09元/股,涨幅超过91%。

  受访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中国铝业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领军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随着电解铝价格扭转之前颓势,进入上涨周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催生铝价“更上一层楼”。由于公司在铝行业中上游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业绩增长空间非常之大。

  对于公司股价上涨,中国铝业高级副总裁卢东亮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行业来看,铝行业今年有非常大的变化,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的影响较大;二是中国铝业的经营业绩在今年上半年有了一个大幅的增长。

  券商力挺中国铝业

  由于前几年铝价低迷,中国铝业的业绩一直被拖累,更在2014年亏损162亿元被扣上“亏损王”的帽子。进入2017年后,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需求增长及库存减少,铝价开始逐步回升。

  数据显示,国内电解铝价格2016年初尚在11000元/吨—12000元/吨之间,此后震荡上升,进入2017年,电解铝价格依然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铝价维持在13000元/吨—14000元/吨区间震荡,三季度铝价较快上涨,前三季度电解铝均价高于2016年同期水平。其中,长江有色市场A00铝价由年初的12780元/吨上涨26.37%至16150元/吨,LME3个月铝价由年初的1693美元/吨上涨25.99%至2133美元/吨。

  铝价上涨推动了中国铝业股价的上涨。从公司股价来看,上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7月底至8月初,公司股价从5元/股左右涨至7元/股左右,而第二阶段为8月中旬到9月初,股价由6元/股左右上涨触及今年最高的8.32元/左右。这也正是铝价上涨较快的第三季度。

  另一方面,从行业来看,今年我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铝行业进行严控产能和严抓环保两大主要工作,出台了《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656号文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和《京津冀及周边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征求意见》等相关文件,实现了对电解铝已建成违法违规产能立即关停涉及537万吨、违法违规在建产能立即停建619万吨,共涉及产能1156万吨,有效遏制了电解铝新增产能过快的趋势。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去产能只是第一步,后续随着违规产能的关停,以及采暖季环保限产的实施,使电解铝行业实现产能出清、产能下降、库存回归至合理水平。行业供给过剩的局面得以扭转,企业利润持续改善,最终实现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至正常水平,行业得以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主要电解铝企业资产负债率仍然较高,违规产能正逐步关停,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铝价的上涨也被券商看在眼里。国海证券今年4月份其实就力挺过中国铝业。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供给侧改革将成为2017年铝价的最大驱动力。2017年3月份出台的“2+26”采暖季环保限产政策将减少晋冀鲁豫四省30%的电解铝、氧化铝产能,分别是国内采暖季氧化铝产能将减产531万吨、电解铝产能将减少142万吨。同时,由于2017年一季度新投产和复产速度迅猛,进一步的供给侧改革政策有望近期出台,整体电解铝市场供需预期将发生重要变化,铝价的中枢有望继续抬升,利好行业内的龙头公司。

  同时,国海证券研报表示,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公司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领军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铝行业前列。随着电解铝价格扭转之前颓势,进入上涨周期,供给侧改革政策有望使得铝价‘更上一层楼’。由于公司在铝行业的中上游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业绩弹性非常之大。预计公司2017年至2019年的EPS分别为0.28元、0.33元、0.37元,对应目前股价的PE分别是18倍、15倍、14倍。”

  重启持续盈利模式

  在行业面貌得以改善的同时,中国铝业这一我国铝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无论产业规模还是盈利能力,效果都日益显现。

  10月26日,中国铝业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98.55亿元,同比增长52.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5亿元,同比增长990.86%。

  虽然前三季度成绩优异,但需看到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铝业已经有1家企业因未完成考核指标调整了经营管理者,有3家企业被约谈。第三季度,又有7家企业负责人因未完成考核成本指标被约谈。这是中国铝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重要举措。

  中国铝业总裁敖宏此前曾表示,中国铝业在2017年按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实“三去一降一补”要求,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关停转移抚顺铝业、华鹭铝业电解铝产能90多万吨,关停转移重庆分公司、贵州分公司等氧化铝产能500多万吨。敖宏认为,“主动去产能,开拓了中国铝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新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铝业表示,公司目前的氧化铝完全成本已经进入行业前40%,电解铝完全成本已经进入行业前45%,其下属的广西分公司、包头铝业等企业的完全成本竞争力则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中国铝业财务总监张占魁就此表示,企业的竞争力和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关键体现在成本上。中国铝业今年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是,灵活应对周期产品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的挑战,实行了成本动态管理,解除了之前静态成本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束缚。

  在中国铝业董事长余德辉看来,“经过多年扭亏脱困的艰苦打拼,中国铝业重新开启了持续盈利模式。但是,不能再把全部的工作目标仅仅定位在扭亏脱困上,更要通过持续改革和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做优做强,引领我国铝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铝业发布三季报后,中泰证券随即发布研报称,中国铝业以“科学掌控上游,优化调整中游,跨越发展下游”为总体思路,构建了“铝土矿-氧化铝、预焙阳极-电解铝-铝加工”一体化产业链。其中,氧化铝产能1753万吨,自给率超过200%;电解铝产能380万吨,未来将增至500万吨;预焙阳极、铝土矿自给率分别超过100%和50%,铝土矿资源约占国内资源总量的23.8%,并积极在东南亚、非洲等地获取新资源。产业链上每一环节价格上行,均将助力公司业绩增厚、弹性提升。

  中泰证券研报同时指出,清理违法违规产能专项行动已经结束,重点省区及城市采暖季错峰生产方案相继公告,行业按照去产能→去产量→去库存的逻辑逐步传导,从金属市场的表现来看,电解铝基本面也正从“预期阶段”转向“落地阶段”。供需关系逆转+成本系统抬升,支撑铝价长牛格局,并且全产业链利润扩张可期。中国铝业作为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望在这一轮浪潮中充分受益。

14984386763177.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