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铝工业渐回正道

|
2016年08月02日 09:09:06
|
26669 浏览
|
【铝博士网】2016年以来,我国铝工业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的有力引导和及时调控下,行业内骨干企业联合起来主动作为,去产能,去库存,积极创新产品市场,拓宽应用新领域,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秩序,抑制了铝价下跌,最终将铝工业拉回正道。上半年,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企业实现了稳定发展。

  2016年以来,我国铝工业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及相关部门的有力引导和及时调控下,行业内骨干企业联合起来主动作为,去产能,去库存,积极创新产品市场,拓宽应用新领域,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秩序,抑制了铝价下跌,最终将铝工业拉回正道。上半年,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企业实现了稳定发展。
  行业自律力挽狂澜
  2015年末,那时的铝价跌至9620元/吨,创历史第二低位,几乎跌到了所有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下,甚至生产成本最低的企业也要每吨亏损一两千元,高成本企业要亏损高达四五千元,成本倒挂严重,行业严重亏损,作为世界第一大原铝生产国,生产企业无一盈利,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我国正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从生产端入手,促进行业过剩产能的有效化解。紧要关头,相关部门对症下药,当机立断去产能,呼吁龙头企业形成行业自律。
  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呼吁下,中国铝业、国家电投、云南铝业等14家骨干电解铝企业于去年12月10日,在昆明召开座谈会。据会议通报信息显示,该14家参会企业合计产能在全国占比达到75%,且已累计减产441万吨,并且参会企业承诺已关停产能不再重启,同时还承诺已建成的新产能至少在1年内暂不投运,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前不再投产新建产能。
  以“昆明会议”为标志,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铝行业开始拉开帷幕。在行业自律和成本倒挂严重的影响下,现金流难以抵抗低铝价带来的冲击,众多企业选择提前大修电解槽、减产,甚至一些低效生产线永久停产。
  事实证明,在以“昆明会议”标志所经历的一轮较为有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后,2016年以来我国电解铝市场供需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且铝价一度攀升至13000元/吨上方,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观。
  在铝价大幅反弹的过程中,有人也在质疑这种强行减产的作用几何?反弹的铝价会不会让企业回到了复产的轨道上?停产的企业会不会重启?新建的产能会不会加快建设进度提前投产?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担忧是不必要的,据安泰科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中国实际复产的电解铝产能规模仅有50万吨/年,大幅低于市场前期近百万吨级别的复产预期,自去年至今年上半年,铝行业已经有500多万吨产能关停。而对于下半年计划重启的部分电解铝产能,由于其对资金门槛要求较高,一条生产线复产需要动用上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资金,但现在铝企向银行融资难度大,银行抽贷现象严重,因此复产进程根本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事实上,自从“昆明会议”之后,行业自律的脚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上半年行业内部一直在酝酿商业收储等措施来应对铝价进一步下跌的局面。据悉,2016年1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国家电投、中国宏桥、酒钢集团、云南铝业、锦江集团6家骨干铝企业在京召开座谈会,商议成立合资公司,承担商业收储电解铝任务。紧接着,6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化解有色金属工业产能过剩、解决市场供求失衡等作出详细部署,包括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加快退出过剩产能;健全储备体系,鼓励商业收储。6月13日,中国铝业公司、国家电投、中国宏桥、酒钢集团、云南铝业、锦江集团6家骨干铝企再次召开会议,且达成了将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铝价跌至每吨1.15万元时启动商业收储的决定。
  可以说,上半年行业自律在铝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整个铝行业经过反弹后趋于稳定,实现了全行业扭亏。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国内铝冶炼企业建成产能4138.8万吨,运行产能3316.1万吨,产能运行率80.12%,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中规定,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可见,当前我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已经符合《意见》的要求。
  推广铝应用初见成效
  上半年,除行业自律促进铝工业快速复苏外,推广铝应用工作也在很大程度加快了铝工业的复苏进程。疏堵并举化产能,在铝工业结构产能优化过程中,扩大铝应用始终是与铝工业健康发展一脉相承。
  自从2012年开始,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推动下,扩大铝应用工作就分别在半挂车、轨道交通用铝、铝模板、围护板等领域大力推广,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
  去年年底,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两家大型央企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建铝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四川成都揭牌,该公司主要生产铝模板绿色建筑材料并将不断升级铝合金模架体系,进一步开发铝合金脚手架、铝合金厢式房等铝基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建筑的加入也充分证明了铝模板已经得到了建筑领域的高度认可。上半年,中建铝首批铝合金模板正式投放市场。
  因对新型建筑用铝市场前景的看好,铝业大佬魏桥集团董事长张士平近日也宣布,与山东创新集团合作,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大型铝型材工业园,生产铝围护板、模板,各种交通用铝面板等产品,以建成行业标杆式企业为目标,引领区域内的企业共同发展。
  在交通用铝领域,全铝半挂车、全铝油罐车等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市场。湖南晟通公司生产的轻量化油罐车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及精湛的制造工艺,赢得了国外客户的青睐,目前已在中东地区销售300多辆。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上,我们发现一些铝业巨头在展台上展出了铝模板以及全铝运输车辆新产品。据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半挂车和油罐车用铝市场高达两位数增长。
  目前为止,虽然乘用车用铝方面发展较慢,尽管如此,今年上半年第一辆国产全铝车也已经亮相,在5月北京车展上,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常熟工厂生产的全新捷豹XFL长轴距版全铝车首次亮相,这是我国首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铝车,XFL全铝车的铝化率高达75%,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它的车身板是常州诺贝丽斯(中国)铝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车身架构为铝合金挤压型材,以压铸件、铸件作为节点连接件,从而使车身净质量下降到只有297kg;发动机系统的许多零件及车轮等是用铝合金压铸的。由于全铝车净质量的下降,因而拥有极好的操控性与动力表现,加速更快捷,操控更精准,制动距离更短,燃油经济性更好,温室气体排放更少,在中国汽车用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相信国产全铝车的发展也会加快国内汽车用铝板的研发和使用。
  另外,上半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传统建筑铝型材也得到了回升。尤其是前五个月回升明显。据卓创数据监测显示,2016年1~5月份,国内房地产铝材消费量(含每月的旧房改建用量)约为594.7万吨,环比增长9.3%,较去年同比增长9.1%,增速较1~4月份回落近1.5个百分点,而较去年同期增速提高近9个百分点,2015年1~5月份国内房地产铝材消费量为550.3万吨,当期同比由正转负。另外,2016年5月份国内房地产铝材消费量(含每月的旧房改建用量)约为50.6万吨,环比增长24.3%,同比增长27.1%。6月份数据虽没有公布,但因国内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尤其是6月份进入传统淡季,房地产市场回调等原因,6月份国内房地产铝材消费量相比前5个月将会有所减少。
  总体来说,上半年,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推动下,在一些新型铝产品消费领域取得了突破,同时,在房地产行业市场小幅回暧的带动下,传统的建筑型材市场也得到了小幅回升。
  然而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在很多领域产能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产品同质化较严重,比如一有市场企业就会立刻跟风扎堆儿,尤其在低端初加工领域最为严重。但是,如若照这样发展下去很容易会引发下一轮危机,所以在推广铝应用的道路上,企业需要用创新的意识去开拓市场,要为用户提供有效的供给。
  有人说一流企业创造市场需求,二流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对铝工业来说亦如此,企业主动创新,超前于市场,并且有很高的效率,提供性价比非常高的产品和服务。甚至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创造有效供给。否则,同质化的竞争使得企业只能依靠价格竞争,而打价格战的结果必然是利润越打越薄,企业没钱可赚,导致行业危机。所以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上,要多思考,多创新,切勿跟风,避免形成局部产能过剩,再度陷入困局。
  国际产能合作硕果累累
  今年上半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铝工业国际产能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5月21日,由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关联上市公司中国宏桥集团,与印尼哈利达集团、韦立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亿美元建设,规划建设年产200万吨的氧化铝生产线的宏发韦立氧化铝项目一期100万吨氧化铝投产,并同步建设电厂、码头等配套设施。这是中国首条海外氧化铝生产线,也是印度尼西亚这个“千岛之国”的第一家大型氧化铝厂。
  6月中旬,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斌透露,由云铝股份控股的云铝老挝氧化铝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争取今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老挝南部占巴塞省巴松市,预计总投资约9亿美元,建成后将实现年产300万吨铝土矿和100万吨氧化铝生产能力,这是目前云铝股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最大项目,也是迄今为止老挝最大的工业项目。
  近日,酒钢集团公司与俄罗斯铝业集团公司就牙买加阿尔帕特氧化铝厂股权转让进行了签约。酒钢集团耗资2.99亿美元收购俄罗斯铝业集团公司旗下的阿尔帕特工厂年产165万吨氧化铝生产能力,资源总储量可满足30年的开采需求。此次收购可解决酒钢集团近60%的氧化铝需求,有效解决原料保障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中铝公司、南山铝业、国电投和锦江集团等企业在印尼、几内亚,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除此之外,上半年,在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国外同行也在积极的“走进来”,铝工业国际产能合作呈现出新型的双边合作模式。
  近日,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宣布,与中国铝合金电缆生产商河北欣意电缆有限公司双方将投资100万美元,共同组建合营公司,从事产销电缆和电线产品,以及研发和提供技术服务和客户支援,将生产现代电力供应的铝电缆产品,用铝锆合金生产架空高温电缆,以及太阳能和风力电缆和电线等。合营公司全面运作后,每年将可处理7.2万吨铝盘条。该公司的产品将主要在中国、东南亚、印度销售,以及中国政府“丝路国家”名单上的其他国家。
  总之,今年上半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的努力下,我国电解铝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在去产能、铝应用以及“走出去”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面临的困难也还很多,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我国铝工业产能过剩状况仍未从根本性好转。未来仍需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需求为牵引,通过消费用量,带动铝材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和质量稳定性,促使铝材应用技术、材料标准和设计规范完善配套,真正形成整个铝产业发展良性循环,实现我们的铝业强国梦。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