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安徽青阳广源:以创新为刃,在碳酸钙深加工赛道开辟新天地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
252 浏览
|
慧正资讯,在安徽池州青阳县的青山环抱中,一座现代化的新材料生产基地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碳酸钙的传统认知。青阳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江西广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战略布局,自2021年成立以来,便以长三角地区为支点,撬动碳酸钙深加工产业的升级变革。这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智造的双轮驱动,重新定义碳酸钙的价值边界。 从"石头"到"黄金":广源的深加工革命 碳酸钙,这种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在普通人眼中或许只是普通的"石头",但在广源化工的创新图谱中,却成为创造价值的"黄金"。传统碳酸钙产业长期徘徊在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困境中,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往往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广源化工敏锐地意识到,唯有向深加工要效益,向创新要竞争力,才能打破这一僵局。 公司投入巨资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形成产学研联盟,在超细粉碎、表面改性、复合矿物粉体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通过自主研发的湿法陶瓷介质球磨生产工艺,广源成功将碳酸钙粉碎至粒径小于2微米,比表面积大于25m²/g的超细活性水平;其独创的"双亲"(亲水亲油)表面处理技术,更使产品能够同时满足塑料、涂料、造纸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 这种深加工转型的直接成果是产品价值的几何级增长。普通重质碳酸钙原料价格通常在每吨几百元徘徊,而广源开发的纳米活性碳酸钙、复合矿物材料等高端产品,价格可达每吨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500万吨的深加工产能,产品涵盖8大系列30多个品种,被广泛应用于PVC管材、汽车电子线、高档铜版纸、覆铜板等高端制造领域。 绿色智造:构建低碳循环产业生态 走进青阳广源的生产车间,传统碳酸钙加工企业粉尘飞扬的景象在这里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全封闭式自动化生产线。在青阳广源厂区东侧,自主投资建设的光伏发电能源系统格外醒目,这套年发电量达800万度的清洁能源设施,可满足生产基地现阶段20%的电力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约6500吨。这仅是公司绿色制造体系的一个缩影。 公司"三废"协同处理系统将生产废水经膜处理后循环回用,回收率达95%;粉尘通过脉冲布袋除尘器收集后重新进入生产线,实现零排放;甚至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也被用于原料烘干,形成能源梯级利用网络。这种闭环生产模式使吨产品综合能耗较行业标准降低18% . 在智能制造方面,青阳广源建成行业首条5G全连接生产线。通过部署68个工业传感器和MES系统,实现从原料投料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质量控制中心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的325项工艺参数确保产品一致性控制在±1.5%以内。这种精密制造能力,使企业成功打入高端涂料、药用辅料等对粒径分布要求严苛的领域。 市场突围:在长三角新材料集群中卡位进阶 背靠长三角这一中国制造业高地,青阳广源敏锐捕捉到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材料变革机遇。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开发出"低翘曲增强钙"产品,帮助塑料部件减重15%的同时保持力学性能,目前已应用于汽车多款车型。 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风口,企业提前布局PLA/PBAT改性专用钙研发,其开发的"核壳结构碳酸钙"可作为成核剂提升降解材料结晶速率,使薄膜制品生产效率提高20%。这一创新产品迅速获得相关生物基材料企业的认可。 未来展望:打造钙基新材料创新策源地 从青阳一隅放眼全球,碳酸钙深加工产业正迎来技术重构期。青阳广源新材料以创新为引擎,不仅改写了"一吨石头半吨灰"的传统产业逻辑,更在长三角新材料产业版图中刻下自己的坐标。它的实践印证:即便是最基础的矿物材料,通过科技创新与绿色赋能,同样能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在这条转型升级之路上,青阳广源正在书写属于中国新材料企业的精彩答卷。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