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葛红林:统筹国内国外国别关系 提升铝矿资源安全保障

|
1970年01月01日 08:00:00
|
4405 浏览
|
  统筹国内国外国别关系 提升铝矿资源安全保障  ——摘自在中资企业几内亚投资铝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也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对此,协会将认真吸收消化和积极研究。涉及国家政策层面的,协会将向国家有关部门转达并做好建言献策工作。比如,关于消除盲区,在几内亚设立中资银行、保险、会计、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涉及行业的协会工作,我们将积极研究采纳,比如,和中资企业一起研究几内亚铝产业的发展规划、铝产业的中国标准转化等。  这是我第二次来几内亚,第一次是在2015年9月,虽然当时是为了西芒杜铁矿的开发而来,但几内亚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深深吸引了我,产生了中铝投资的想法。时隔10年,几内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GDP从2014年的87.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0%,达到2024年的GDP258.08亿美元。我个人认为,中资企业到几内亚对铝土矿的大规模投资和开发,不仅有力补充了我国铝土矿资源的缺口,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几内亚公路、铁路、港口、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几内亚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的实践证明,中资企业投资几内亚铝业,方向正确,成效卓著。其中,在座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劳苦功高,功不可没。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在国际上的宣传不够,包括在几内亚的宣传,宣传到位了,还有利于进一步得到几内亚政府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借此机会,我想就中资企业在几内亚投资铝业讲五点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我国铝土矿需求的“天花板”  众所周知,铝产业链大体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四个环节,生产1吨电解铝大致需要2吨氧化铝和4吨(50%)铝土矿。2016年,面对电解铝生产的产量过剩和严重亏损,有色金属行业的一些有识之士,对电解铝的产能调控提出了判断性的意见。从法治化的判断来看,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明令禁止电解铝新增产能项目建设,电解铝的合规产能应截止到那个时间节点,大约在4500万吨。从市场化的判断来看,电解铝生产出现了绝对的过剩。按照发达国家的用铝需求,4500万吨电解铝产能,加上再生铝的使用,以及继续严控电解铝的出口,完全能满足我国未来15年的需求。于是,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关于《亟须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的报告。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四次重要批示。在全国开展了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行业自律的4500万吨的“天花板”。按照生产的原料配比,也形成了约9000万吨氧化铝以及约2亿吨铝土矿(含铝45%矿)的“天花板”。  二、充分认识从几内亚进口铝土矿的“天花板”  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禀赋远远低于几内亚,无论是从品质、储量还是开采性等,于是吸引了众多中资企业积极投资几内亚铝土矿的开采,导致近十年来的几内亚铝土矿进口量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这就让我们必须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对我国氧化铝生产所需的铝土矿,要不要建立国产矿与进口矿的合理比例?二是对我国进口铝土矿的国别,要不要建立合理布局?答案显然是必须的。就国内外的供给比例来看,首先需要确定国产矿的占比底线,是20%,30%,还是40%。就进口矿的占比底线,几内亚矿占比,是70%,60%,还是50%。假设在国产矿占比20%,几内亚铝土矿占比70%的极端情况条件下,仅需几内亚供矿1.12亿吨(2.0*0.8*0.7),该数据已经超过2024年我国进口几内亚铝土矿的1.1亿吨,并且低于今天参会的中铝博法、赢联盟(SMB)、国家电投、河南国际、淄博润迪金波等企业2024年1.205亿吨产量,更加低于2025年在几内亚新上项目后的1.4亿吨。多出来的余量,将逼迫我们转销到世界其他地区,即使我们部分转为在几内亚当地生产氧化铝,但若将氧化铝运回国内生产,也将直接减少国内对铝土矿的需求。  三、充分认识和统筹好国内国外国别的供给  提升国际资源开发与获取的安全性,必须统筹平衡好国内、国外,以及国别的供给比例关系。对于当前,我们面临的两大问题,即国内矿供给的下降幅度过快,国外矿供给国别集中度过大。不能见识早,行动慢。  对前者,我们必须依托国内新一轮找矿行动,实现铝土矿增储上产。借国家矿业权政策的改革之势,加大铝土矿资源普查与勘探力度,提升国内资源储备,特别是大力推动煤下铝、高铝粉煤灰等资源储备,保障我国铝产业链铝土矿供应安全。对后者,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别的风险问题,在一个国家的开采不是量越多越好,如果不与国内矿和非几内亚矿做好综合平衡,导致比例失调,从依靠变为依赖,必将埋下日后的安全隐患,大家都要冷静思考。此外,加之在座有的企业承诺的二期乃至三期的如期实现,以及还有一些中资企业试图的新加入,那么更会加剧集中度风险。过去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国别的集中度过大,必然导致国别政府的政策收紧,管控收紧,一旦企业为了获取资源,作出承诺未能如期兑现,很容易成为被制裁的借口。  从我们此次调研情况看,中资企业在几铝土矿开发基本形成了各自特点。一类是业内企业,开发铝土矿资源是为了延长和完善自身铝产业链建设,以做强做优自身主责主业。还有一类是跨界企业,发挥国际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与优势,从事铝土矿资源开发。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单纯觉得铝土矿赚钱而涉足铝土矿开发的企业,则要充分了解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特别是长期的需求趋势,制定发展规划。总之,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别风险,提升国际资源开发与获取的安全性。  四、充分认识和履行好境外投资的社会责任  昨天,我们调研了赢联盟翡翠仁和医院,医疗条件和环境很好,给我留下十分好的印象,是融入当地社会,造福当地民众的好项目。未来,中资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和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是率先垂范,注重绿色低碳发展。要积极参与绿色低碳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坚决做到不出现污染事件,确保项目建设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要以国际眼光,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这不仅是对社会负责,也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是提升形象,深化友好社区建设。中资企业在几铝土矿开发过程中,已经与当地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发展关系。我们要充分总结过往经验,持续深化友好社区建设。通过倾听社区需求,参与社区发展,更好地融入当地,加深与社区的信任关系。在提供就业机会、本地化人才培养等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福利与发展,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也有助于我们项目在当地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是形成合力,强化政企沟通交流。中资企业要形成与当地政府的交流沟通,争取高层理解和支持,这方面央企和国有企业要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形成国企民企的命运共同体。  五、充分认识和强化团结合作互利共赢  中资企业在外投资,一定要团结合作、互利包容、利益共享。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一些企业之间进一步建立了信息互通与物资互助等合作渠道与方式。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的团结合作。  一是进一步深化协同共享。在铁路、公路等运输通道及基础设施建设,氧化铝项目建设,以及物资、设备、备件等标准化统一与协同仓储上再下功夫,提升在几企业间的共享保障能力,从而在提升自身企业经营能力、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中资企业集体利益最大化。  二是进一步强化联合攻关。通过定期交流与座谈等不同形式,梳理发现在当地采选、运输等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难点问题,以联合科技攻关的形式予以化解。这既可实现集思广益,又可实现资源协同。  三是进一步避免海外“内卷”。“内卷”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危害很大,一旦出现“内卷”,往往很难自行修复和消除,有的修复时间长,有的消除代价大。当前,国内正在治理行业“内卷”的问题,我们要吸取国内的经验教训,切实避免中资在几企业海外“内卷”,削弱在几地位与议价能力,造成整体利益损失。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