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四季度工业硅料价格将先抑后扬

|
2023年10月25日 05:31:01
|
12004 浏览
|
  今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硅期货价格重心持续抬升,主力合约价格自6月中旬的12270元/吨,上涨至10月中旬的14610元/吨,累计涨幅达19.1%。   硅厂利润边际修复   行业开工处于高位状态   目前,全国工业硅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同期偏高状态。7月份以来,由于硅厂利润边际向好,带动工业硅行业开工率有所抬升,整体供给处于近5年来同期高位水平。分地区来看,新疆地区工业硅生产成本处于曲线底部,上半年保持高开工率,6—7月份,北方地区的工厂突发减产致使开工有所回落,但8月份以来开工逐步好转。西南地区开工有所分化,云南地区开工率自年初的高位一直回落至5月份,随后进入丰水期开工迅速抬升;四川地区开工率自年初以来就处于同期中位水平状态,进入丰水期呈稳步抬升态势。西南地区开工抬升冲抵部分新疆地区开工回落,使得全国工业硅产量依旧处于高位格局。1—9月份,国内累计工业硅产量达265.5万吨,同比增长3.5%。   从成本端来看,经过上半年成本持续回落后,主要原料产品的价格有所企稳,且后续存在抬升预期。今年以来,伴随着成本端整体步入下行周期,部分工业硅原料价格也有所回落,硅煤价格、油焦价格以及电极价格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近期,原料价格企稳,伴随着成本端持续抬升,工业硅原料硅煤等价格均有所抬升,成本端后续具备走强预期,尤其是电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接近30%,枯水期电价上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产成本。据统计,云南地区平均枯水期电价较丰水期上调0.12元~0.15元/千瓦时,四川地区平均枯水期电价较丰水期上调0.17元~0.18元/千瓦时,对应硅厂生产成本上移1700元~2400元/吨。据测算,枯水期西南地区完全成本线折盘面为1.4万~1.45万元/吨。   因此,后续供给端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西南地区开工以及北方工厂的复产进度。按照往年季节性变化规律,西南地区即将进入季节性的平水期和枯水期,当地硅厂开工预计将有所回落。考虑到西南硅厂仍有较为丰厚的利润空间,预计枯水期整体开工回落幅度或不大。此外,市场较为关注北方地区工厂的复产进度,市场传言预计将于10月底复产,或将会延后至12月底复产。整体而言,四季度工业硅新增投产、复产以及减产一并进行,综合测算,2023年,工业硅产量达418.5万吨,同比增长8%。   整体消费有所抬升   多晶硅提供主要的增量   有机硅方面,政策利好持续出台,但有机硅“负利润+高库存”的现状限制价格反弹空间。今年以来,地产板块承压以及出口持续回落拖累有机硅消费。9月中旬,碳酸二甲酯(DMC)价格大幅上涨,一方面是由于有机硅下游补库需求拉动,或为国庆节前的补库操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近期工业硅原料成本持续抬升。今年8月份以来,国内房地产端利好政策频繁出台,但是整体终端市场仍需继续恢复,预计后续地产销售端有所提振,从而带动有机硅消费缓慢修复。   通过对有机硅行业的历史复盘可以看出,有机硅过剩格局彻底修复仍有待时日。2020年下半年,受海外有机硅厂减产等因素的影响,DMC供给短缺推升报价;2021年,需求复苏使得有机硅价格维持高位,高利润的市场现状维持了1年,丰厚的利润驱使新增产能入局;2022年5月份,有机硅新增产量开始放量,整体行业步入供给过剩格局;当前,DMC报价前期有所提升,但多数有机硅企业利润仍低位,且持续偏高的工业硅价格加重成本负担,叠加高位库存压力,有机硅目前对工业硅采购仍维持刚需态势,整体过剩局面的修复过程仍漫长。据测算,2023年,有机硅单体产量约为173.6万吨,同比增长1.7%。   从多晶硅方面来看,组件端负反馈逐步兑现,硅料价格近期有所回落。与前几年供给决定需求的逻辑不同,光伏行业在2022年下半年硅料供给放量之后,行业发展主逻辑转为“需求导向型”,整体利润格局表现为由上游往下游进行传导。受益于原料成本的回落,终端装机表现持续亮眼,1—8月份,全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113.16GW,同比增长154%。   今年8—9月份,伴随着硅料端库存去化和硅片新增产能投放,硅料价格企稳反弹,对工业硅的采购量增加。目前来看,在前期硅厂报价持续上调过程中,硅料和硅粉厂采购端呈现较为明显的“买涨不买跌”采购模式,目前,已备有一定的原料库存。不过,当前虽然市场中低磷、硼等工业硅短缺现象明显,但硅料端的补库需求已告一段落,近期对工业硅采购维持观望态势。预计后续随着多晶硅新增产能释放,采购需求仍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但硅料价格下跌亦带来了相应的不确定性。根据投产规划,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多晶硅新增产能投放较为集中,预计2023年全年多晶硅产量约149万吨,同比增速达85%。   从铝合金及出口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在弱势格局下,很难有较大的消费增量。上半年,铝合金板块与出口领域均维持着偏弱的消费状态,四季度预计整体消费体量变化不大。就铝合金而言,再生以及原生铝合金周度开工率均保持同期偏低水平,铝合金板块在前期原料备货后,对工业硅保持刚需采购态势。目前,铝合金厂已备有一定的原料库存,对工业硅采购维持观望态势。就出口而言,1—8月份,工业硅累计出口33.6万吨,同比下降18.6%。考虑到出口最终目的地为欧洲和日本、韩国、美国等地区,欧美地区经济体缓慢修复,预计后续工业硅出口体量变化不大。   整体而言,下半年工业硅需求相较上半年有所增加。其中,多晶硅将提供主要的消费增量。测算可得,2023年工业硅消费体量约为441.9万吨,同比增长24%。   供需呈紧平衡态势   关注北方工厂复产进度   从库存角度来看,行业整体库存水平仍处在高位,但上下游库存均处于中低水平,主要库存集中在交割库中,致使现货流通性趋紧。就供需层面而言,我国工业硅供应处于同期高位,西南地区呈现满产状态,且即将进入平枯水期,新疆地区工厂复产缓慢,四季度供给端增减相抵或依旧处于高位。从下游来看,整体维持刚需采购,以观望态势为主,后续多晶硅新增产能投产也会带动消费端好转,但多晶硅价格回落会对消费增量构成影响。此外,硅厂成本端抬升预期或对价格构成一定的底部支撑。从整体来看,四季度工业硅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重点关注北方工厂的复产进度。   对应盘面来看,工业硅价格上方受制于高位库存压力,下方枯水期成本抬升逻辑正逐步兑现,盘面自9月底开始下跌至今,或已接近短期底部,目前处于震荡摸底格局。展望后市,工业硅经过本轮下跌后,若高位库存逐步被下游企业消化,硅价将具备较好的上涨动能。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期货)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