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十个重点行业稳增长举措陆续出台 合力稳住工业运行

|
2023年09月06日 10:18:40
|
26714 浏览
|
从需求侧,着力恢复和扩大重点领域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出招”。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重点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近日发布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机械等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至此,对GDP贡献较高的十个工业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均已印发实施,通过政策合力,坚持供需发力,进一步夯实工业稳增长基础。


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总体保持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保持稳步扩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初以来降幅逐月收窄。


“我国工业经济生产恢复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会上说,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选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主要制造业行业,制定稳增长政策措施。


陶青告诉记者,对这十个行业推出稳增长举措,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和带动性等几个方面。据悉,这十个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成左右,都具备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等特点。“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


“我们系统梳理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主要制约,与相关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业内专家多次研讨交流,切实增强稳增长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陶青说,这十个行业的稳增长举措,从供需两侧发力,努力形成政策合力。


从需求侧,着力恢复和扩大重点领域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出招”。


比如,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强调充分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有序推动石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深入开展消费品、原材料“三品”行动,组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加快工业母机、高端医疗装备、机器人等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一系列举措着眼于充分激发内需潜力。


发布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大力推广教育类、模型类、户外及运动类婴童用品,在轻工业稳增长举措中,“一老一小”引人关注。


“据测算,2022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规模达4.6万亿元,近两年平均增速达10%。婴童用品同样是市场热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告诉记者,要在优化老年、婴童等产品和服务供给中挖掘新的增长点,拓展需求空间。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同样是稳增长的着力点。记者梳理发现,从轻工业到汽车、机械,方案均提出搭建高水平国际供需对接平台,鼓励企业对标国际需求加大研发力度,生产适销产品,巩固工业产品出口。


今年以来,“新三样”出口强劲。前7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抓住向好趋势,在汽车行业稳增长举措中,明确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从供给侧,着力搭建高质量供给体系,稳产业、育企业、建标准,激发工业增长内生动力。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石化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稳增长方案都明确提出,加快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提高关键要素保障水平,加强重点产品保供稳价等。


在轻工业领域,支持塑料制品、五金制品、照明电器、化妆品等行业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汽车领域,支持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领域,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一系列举措着眼于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关键材料设备、工艺薄弱环节突破,保障高质量产品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在会上说,将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重点推进集群培育,通过举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


陶青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同时,还将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研究谋划进一步的政策举措,健全与制造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政策精准性、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把握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推动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张辛欣)


我国力争实现今年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等一系列目标。


为努力实现汽车行业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方案提出7方面工作举措。


支持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明确落实好现有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方面,明确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


推动汽车出口提质增效方面,明确鼓励汽车企业加快研发和生产面向国际市场的汽车产品,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开拓力度。


促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二手车消费方面,提出鼓励地方综合运用经济、技术等手段推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违规非标商用车淘汰报废,推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


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水平方面,提出支持开展车用芯片、固态电池、操作系统、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方面,提出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方面,提出优化配套环境,推动充电设施布局建设、配套电网扩容改造有序开展,鼓励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地方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记者:严赋憬)


工信部:力争2023至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记者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至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力装备国内需求旺盛,国际市场不断开拓,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但短期看,下半年行业营收增速存在回落压力,“走出去”环境还存在不确定性。为进一步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方案明确一系列举措,统筹推进电力装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强化重大工程引领。方案提出,依托重点工程建设推动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供给质量,保障好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在加快装备推广应用方面,方案明确修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支持在电力装备领域建设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验证平台,尽快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加快装备推广应用。


与此同时,方案提出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等举措。比如,加强技术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互认,加快电力装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培育产业集群等。(记者:张辛欣)


两部门:力争2023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2023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现持续恢复、结构向优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行业仍面临需求不振、预期转弱、增势放缓等挑战。方案系统谋划两年期稳增长举措,努力扩大有效需求、提升行业供给水平。


在扩大有效需求方面,方案明确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提振手机、电脑、电视等传统电子消费,同时培育壮大新增长点,比如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加快培育视听消费新增长点等。


在稳住外贸基本盘方面,方案提出引导电子整机行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展览展示活动,深挖线上线下国际市场潜力等。


在提升行业供给水平方面,方案提出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面向个人计算、新型显示、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动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测量仪器技术攻关等。


“我们将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服务器等领域,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融通创新、贯通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杨旭东说。(记者:张辛欣)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