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源头减碳 绿色节能 金川集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2023年08月07日 05:31:01
|
2181 浏览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金川集团牢牢把握“三新一高”导向,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凝聚绿色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找寻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走进金川集团二厂区,整洁的道路、安静的环境、大片的绿化地,处处都在颠覆人们脑海中对重工业厂区“灰头土脸”的固有印象。“多年来,金川集团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节能降耗工作放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多层级节约能源管理机构,制订完善企业节能降耗指标目标体系。”安全保障部安全生产室潘存文介绍。目前,金川集团电解铜和电解镍可比综合能耗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从智能减碳到绿色发电,从能源循环到厉行节约……节能降碳的“含绿量”正不断成为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原煤管控 从源头实现减碳   金川集团热电公司推行“存储精细、模型支撑”的原煤管控模式,精细管控燃煤“购、运、储、烧”各流程环节,完善原煤掺烧模型,通过掺配调整、运行分析、指标控制等措施,研究提高经济性煤种的掺烧比例,提高原煤掺烧经济性,确保释放燃煤最大热效。   在严控入炉煤质量与完善机组供热表计的同时,将机组实际供热量数据应用在配额计算中,对能源体系中的厂用电量及供热、发电厂用电量进行了区分,明确供热比、外购厂用电量等的计算方案,确保配额计算数据相互有效验证。   “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热电公司主要能耗指标下降明显。”热电公司安全保障部经理董超说。   与此同时,热电公司还摸索出一条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新路子。围绕乏汽回收利用、余热梯级利用、废水减排利用及蒸汽管线治理等问题,在确保管线完好无漏点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完成热电二分厂冷却塔大修及锅炉炉墙超温治理项目,年节约标煤2000余吨;完成热电三分厂乏汽回收项目,年节约蒸汽3000余吨;实施热网疏放水、凝结水回收再利用,年节约生水15万吨。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运营以来,热电公司以减亏降碳为主线,以制度规范化为抓手,对碳排放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细化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建立以“一账六表一单”为主的碳排放统计表,实现碳配额盈余目标任务,为金川集团提供了高质量能源保障。   盘活能源 创新绿色节能方式   金川集团动力厂在能源管理中引入对标管理,通过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能耗比对,构建起全要素对标管理体系,发动员工在优化指标、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查找短板,挖掘潜力,打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攻坚战。   作为用电大户,金川集团动力厂动氧车间通过随时了解和掌握各炉窑系统的生产状况,认真开展设备能源计量及评估,及时调整各机组的生产负荷及液体产品生产,加大设备点检及维护力度,降低设备故障,杜绝设备事故,减少制氧机组等大型设备的空转时间,精细化管控,有效控制无效电能的消耗,并在各岗位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自用电量同比下降6.04%,较好地完成了电单耗指标。   该厂在污水处理系统开展重金属捕捉剂试验,进一步提升中水水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中水的利用率,加大管网检漏力度,重点关注使用年限长、末端用户多的管道和沿线施工现场。2023年上半年,该厂及时发现并修复管道漏点,对循环水系统冷却塔和软化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优化改造,减少无效循环,有效地降低了日均新水用量。   低碳生活 为职工打造绿色家园   现在,金川集团各职工食堂内“粒粒皆辛苦”的节约标语随处可见,“文明就餐 杜绝浪费”的温馨提示牌每桌都有,小碗菜成为工作餐的主流。岗位职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饭量大小自主选择,有效地遏制餐饮浪费。厉行节约、节能减耗的思想在金川集团蔚然成风。   居佳生态农业公司抓住向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的良好契机,不断探索,积极实践,以生态种植、牧业养殖、食品加工、员工膳食等领域为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行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取得成效。   居佳生态农业公司在新建改扩建项目时,将节能减排纳入“三同时”统筹考虑,打好绿色发展牌,走好节能减排路。居佳牧场提升改造项目打造有机优质生鲜乳生产基地,发展种养结合、粪污还田的现代循环农业;东大滩300MW光伏发电生态农牧业项目,利用荒地开展养殖业,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光伏板区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建设永昌毛卜喇肉羊养殖基地,引进国际一流水平屠宰流水线及屠宰设备,建成全封闭、无污染、恒温生产线,力争成为甘肃省绿色发展的标杆产业。   金川集团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产业,走节能、减排、降耗路线,不断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传统产业纷纷转型,新型工业化“时代特征”越来越彰显,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