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乐士 X「山塘·浮生集」:色彩为笔 空间为籍 续写姑苏文脉

|
2022年12月15日 11:29:00
|
10240 浏览
|
慧正资讯: 叠石成山,林木葱翠, 亭在土山之巅。 循级至亭心, 周望极目可数里, 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携一毯设亭中, 席地环坐,守着烹茶以进。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沈复 日暮时分,再游沧浪亭,江南文人沈复与妻子芸娘烹茶赏月之闲情,此刻复现——《浮生六记》流传两百年后,花旦小生,低吟浅唱,一曲昆腔,令从前的故事翩跹至今日。 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沧浪亭演出  摄影:孙健 烙印在纸墨上的意趣与美好,在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的推演下,如影如幻,栩栩如生。被世人艳羡的烟火神仙,于顾盼生姿间,将苏式生活美学娓娓道来。 诗意生活在姑苏,心之所向无边际。古老园林里对酌吟诗依旧,百年老宅中浪漫天性释然,从沧浪亭中走出的沈复与芸娘,又向七里山塘去了。 姑苏七里山塘 人来人往熙攘如初,七里山塘回应着醉吟先生笔下的姑苏繁华。从“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到如今的“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古与今,变与未变,在时空流转间恣意盎然。 沿着山塘街一路兜转,行至阊门外广济路东杨安浜16号,明代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玉涵堂”,伫立眼前。五百年古宅经时光浸染,不言自明道尽风霜雨雪,明媚鲜妍。 五百年宅院“玉涵堂” 四进、五进、小姐楼,三处古韵空间,承启悠悠文脉,引沈复与芸娘入室,衣袂飘飘,无声不歌,无动不舞。 经焕新改造的“玉涵堂”,今时名谓「山塘·浮生集」。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厅堂版与小酌版,在此开腔。自书中幻化而来的鲜活形象,从园林而出的沈复芸娘,就此安家。 「山塘·浮生集」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 人与景,共绘浮生。爱与美,如梦亦真。一面“水清沙白”墙,一道“琥珀茶棕”色,一抹“烟灰珍珠”景,古城焕新艺匠多乐士为《浮生六记》留出叙事空间。 多乐士艺术漆天鹅绒质感“烟灰珍珠” 穿行庭院之间,流连余音绕梁。纵横时空的生活卷章、兴盛于苏州的非遗昆曲、活态保护下的山塘古宅,交织出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哲学的当代表达。 是以为序。一切刚刚开始。 词客每鱼贯出小巷宽街, 诗侣每毕至在宴台席台。 各携着锦袋诗帛, 各携着慧织妙裁。 敢莫是天仙子玉咳, 敢莫是承露盘偷揩。 谈笑间歌起尘埃,这高情舟不载。 ——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唱段 戏曲演员浓妆出场,还未放歌时,一身行头已让古朴典雅的空间释放出鲜活的生命力。「山塘·浮生集」四进,一袭青绿水色、一袍淡雅蓝灰,水袖浮动间,背后的“水清沙白”墙,应时应景,映画出灵动身姿。诗侣每毕至在宴台席台,一餐一食皆被美景染色。 「山塘·浮生集」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 移步换景,若是在五进处遇见沈复与芸娘,亦会有别样的情感体验。主体空间与顶部的“烟灰珍珠”色彩,同“琥珀茶棕”巧妙融合,天鹅绒质感流光溢彩,和隽永秀美的古董家具交映,再现姑苏热闹的酒肆街市之景,与跨越时空的姑苏繁华无声对话,指引演员与观众,一同“穿街过桥去”。 「山塘·浮生集」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 行至小姐楼,拾级而上,竹帘、屏风的围合,让空间兼顾私密与开放,艺术漆浮雕质感“北欧风格”,营造同古宅一样既古朴又当代的氛围。倩添蛾眉淡画髯,浮生有声亦有色。 「山塘·浮生集」空间 游浮生集,亦是游浮生。生旦的眼波流转间,观众的凝神贯注里,人与景一同营造的生活之美,贯通古今。 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 别有幽致。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 回到《浮生六记》原著本身,雅致风物、园林艺术、生活美学,尽在其中。月色、兰影、粉墙,几处微小的细节描写,便将作者的审美品位与情趣格调巧妙勾勒。 在沈复的笔墨中,这样的画面时有发生;在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的表演场景中,这份典雅韵味、清幽俊美,亦涉笔成趣—— 延承《浮生六记》中的美与艺术,多乐士为「山塘·浮生集」古宅焕新项目公益赞助艺术漆产品及设计施工,释放出品牌对于色彩、文化、艺术的鉴赏力、设计力与创新力。 「山塘·浮生集」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 小酌版演出 摄影:顾效 当一段段曲目唱响在庭院楼阁,被打动的不止有耳朵,还有全方位的视觉体验。昆腔唱词被翻译为更易理解的英文,双语字幕投射在天鹅绒质感的墙面上,穿越时空的唯美与浪漫萦绕身边。席间赏戏的观众不由感叹:“字幕墙上的那种绵软与光泽太妙了,和表演绝配。” 如此恰如其分的色彩妆点,展现在「山塘·浮生集」的不同角落—— 「山塘·浮生集」 宅院入口处的“云母黑”与灰瓦白墙自成一景,引人推门而入。贯穿庭院前后的多乐士艺术色彩,以自然之美塑景,与古宅风貌相辅相成,与戏曲表演融洽无间。 多乐士艺术漆天鹅绒质感“琥珀茶棕” 五进空间中的主色——天鹅绒质感“烟灰珍珠”与“琥珀茶棕”交错构景,为昆曲表演铺开了波光粼粼的生动画卷;雅晶石质感“雪山裸岩”的加入,让场景的层次更加细腻鲜活。一楼走廊天花处的多乐士2023年度色“野麦黄”,起承转合,联结着建筑与自然。 多乐士艺术漆墙面与竹帘、屏风相互呼应效果 小姐楼中具有浮雕质感的“北欧风光”,以艺术化的色彩与肌理,成全空间的文化价值。四进中,雅晶石质感的“水清沙白”,以古朴清雅之调,映衬诗意盎然的空间、粉白黛绿的表演。 多乐士艺术漆雅晶石质感“水清沙白” 美妙浪漫的视听体验背后,多乐士的细腻与用心,有目共睹。专业色彩顾问多次实地踏勘,针对古宅原貌与文化背景深入研究,并与参与「山塘·浮生集」改造的设计师们深入沟通交流,为寻求空间色彩焕新的最佳方案。而多乐士对于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唱段的理解与参透,更使得空间最终呈现出的色彩效果与戏曲表演相得益彰。 人面桃花,是情景相映。浮生若梦,亦需艺术焕彩。 夏月荷花初开时, 晚含而晓放, 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 置花心,明早取出, 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 《浮生六记》之于苏州,更像是一本活化了的生活方式实录。从作者的目之所及,到日常的一蔬一食,无不诉诸着苏式生活天然的精致与惬意。 品茗即品生活,饮酒即饮苏州。 苏州,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文明的古城,也正是著作得以获得今日成就的根本所在。美景、美人、美物、美食,苏州的美之所以流传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源自底蕴,葆有灵魂。 「山塘·浮生集」非遗与古宅的当代碰撞  摄影:孙健 西抱太湖与无锡相邻,北和南通隔长江相望,吴文化发源于苏,良渚文化遗迹丰厚。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于此。苏州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滋养着中华文明绵延生长,充足丰沛的物质富足,也孕育了苏式精致生活的基调。 游园林、赏昆曲、听评弹……苏州人的闲情雅致,不止于沈复芸娘,也将发生在许多个苏州年轻人身上。 「山塘·浮生集」庭院 景色随四季变迁  摄影:余燕兵 “姑苏八点半”“江南小剧场”“江南小书场”……时空交错,传统的文化新生力量,为苏州夜经济为鸣奏出新腔调。苏州国际设计周、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串联起江南文化、当代生活与国际潮流的艺文活动,不断刷新着苏州名片。在这里,从坊间民意到政府导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都是势在必行。 以苏州文化为底的跨界联动,更让创新建立在传承之上,意蕴无穷。无论是将古典园林、小桥流水、吴门城墙等苏州文化元素运用于潮流服饰的设计中,还是让苏式糕点与潮玩IP联合共创,每一次古与今的互动 ,都是老少皆宜的文化再造。 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沧浪亭演出  摄影:孙健 其中,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亦已成为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范本。自2018年七夕在沧浪亭惊艳亮相,展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与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园林景观的“双遗联袂”,到今日,在「山塘·浮生集」中浓情开演,实现苏州古宅焕新与非遗文化创新的“琴瑟和鸣”,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从一本文学著作出发,联结起苏州多元文化。 「山塘·浮生集」庭院 “「山塘·浮生集」不仅会有非遗与古宅的双重传统文化碰撞,还将会有更多新鲜的、活化的创新业态尝试,打造一个集演出、游览、研学、文创等多种形式和产品的非遗创新和文旅融合基地。”沉浸式昆曲《浮生六记》制作人萧雁的分享,也为「山塘·浮生集」的未来勾画出更多可能。「山塘·浮生集」业主方苏州名城建设集团的愿景,同样辽远——活态保护古城、推动非遗新生、延续城市文脉。“「山塘·浮生集」把姑苏那些看得见的美好和需要用心感受的沉浸式体验,聚集到了这一个空间当中。”苏州名城建设集团总裁童欣表示,“它的落成告诉我们,无论是参与改造的设计师,还是品牌赞助商,或是每一个即将走进这座古宅的人,都可以为文化遗产、文化自信、古城焕新、城市更新做出努力。” 嘉宾为「山塘·浮生集」开幕剪彩 左起:姑苏区虎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大权、姑苏区教体文旅委文化处徐珊珊、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董事长朱军、姑苏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国资公司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郁伟民、姑苏区政府副区长李继业、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区总裁郭振华、间则主理人Bea Wu 在「山塘·浮生集」中大放异彩的多乐士,便是将自己对于苏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全然释放于古宅焕新过程中。 作为古城焕新艺匠,多乐士的探索不止于色彩本身,走进非遗昆曲,深入《浮生六记》,洞晓江南文化,深究苏式生活,是让色彩与空间、与表演得以成就彼此的重要原因,也是品牌参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由此而言,苏州国际设计周为多乐士颁发的“古城焕新特别贡献奖”,别有深意,名副其实。 阿克苏诺贝尔装饰漆中国区公关总监潘雯(左二)领取“古城焕新特别贡献奖” 一直将保护和发扬人类文化瑰宝视为己任,多乐士的行动中亦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满满热爱。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区总裁、装饰漆中国及北亚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郭振华表示:“此次担任「浮生集」古城焕新艺匠,多乐士希望通过墙面涂刷焕新,为古宅空间乃至七里山塘增添艺术色彩,为盘活非遗文化做出贡献。助力复兴传统文化,践行社会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及北亚区总裁装饰漆中国及北亚业务集团董事总经理郭振华现场致辞 聚合设计创新之力,做精苏式生活典范,「山塘·浮生集」的惊艳落地,让每个参与者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宅修缮保护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也让众多人看到,以多乐士为代表的品牌,如何践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望与传承。 芸则拔钗沽酒,不动声色, 良辰美景,不放轻过。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沈复 今天,属于全人类的文化瑰宝,亦如彼时良辰美景,值得珍视。如何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守护那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的璀璨文明?放之于全球来看,与多乐士及其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一道探索的品牌,越来越多。 尤其是面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在近年来都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与行动。来自意大利的时尚纺织品牌Missoni Home,推出十二生肖系列家纺作品,浓浓中国风惊艳米兰国际家具展。 前不久亮相第十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的《中国单色釉陶瓷展览》,呈现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邓希平倾情打造的单色釉陶瓷金鐘碗系列艺术作品,此次展览也是西班牙百年皮具品牌LOEWE罗意威向中国传统单色釉陶瓷手工艺的致敬。 LOEWE罗意威《中国单色釉陶瓷展览》 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联结的方式有许多种,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看到、认识并重新理解,产生热爱,是多乐士及其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践行的方向。如果说与「山塘·浮生集」的联袂是多乐士为活态保护古宅、促进非遗新生、满足苏州人精神生活需求作出的努力,那么此前在上海上生·新所与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多媒体展,便是多乐士将敦煌之美应用于当代生活的创举。 《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馆入口  多乐士墙绘图 用涂料创作大型唐宫仕女壁画,将灿烂的敦煌色彩,呈现于更多人眼前;凝练敦煌壁画中的绚丽,与当代生活的审美意趣相融合,推出敦煌艺术色盘,拉近大美敦煌与家居日常间的距离。 《敦煌奇境——传奇洞窟220窟之谜》 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多乐士及其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一直围绕着“人类、地球、涂料”三大维度,以高品质的产品研发、精湛缜密的工艺、独具匠心的探索,促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相互赋能。 一系列的文化保护行动,也让人们看到,多乐士及其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不只是“涂料生产企业”,更是数字色彩匹配领域的领导者。始终如一的精准涂料配色,以及持久稳定的色彩表现,使其在守护全球文化艺术瑰宝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阿克苏诺贝尔用虚拟色彩显示技术助力《夜巡》的修复 助力荷兰梵高美术馆复原了梵高名作《鸢尾花盛开的原野》,让名画最真实的色彩重现;与荷兰国立博物馆合作,对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传世名作《夜巡》进行规模庞大、极具创新性的修复,让377岁高龄的荷兰国宝级名画华丽重生…… 将自身对色彩、技术、文化的积淀,转化为渊源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多乐士从未停止过创新。 色彩为笔,空间为籍,续写姑苏文脉;责任在心,使命在身,前往未来生活。 古宅新韵,寻梦非遗。 浮生六记,常有新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