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建筑国际以科技落实“双碳”行动贡献企业力量

|
2022年06月17日 00:00:00
|
9437 浏览
|
门窗幕墙网】“作为传统排碳能耗大户,建筑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可谓任重而道远。一直以来,我们不断研发先进的建造科技,来推动建筑产业升级,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科技部副总经理关军表示。6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中国建筑国际作为驻港央企,长期致力于发展绿色建筑科技,坚持以科技手段推动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MiC与BIPV两大技术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MiC(组装合成建筑法)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之一,也是“绿色建筑”的有效实现手段。中国建筑国际在MiC技术的发展与实践方面,一直处于业内领先:其承建的深圳坝光生态国际酒店项目、北大屿山香港感染控制中心、中央援港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MiC技术都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C是指把建筑拆分为一个个立体的空间单元,每个空间单元的装修、水暖、机电等工序都一次性在工厂内完成,施工现场仅需要把每个单元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即可完成整个项目的建设。不仅能节省施工时间,还能节水节材,所产生的废水废料能在工厂中循环使用。相比传统建造模式,约可减少70%的建筑垃圾、50%的施工碳排放,以及25%的材料浪费。中国建筑国际的另一项核心技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能确保建筑项目在运营时的低碳减排。BIPV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有两种运行方案:一种为光储直柔,是包括光伏发电、直流配电、双向充电、柔性控制四个阶段的一种新型能源技术,初步预计或可为建筑运行减碳约25%;另一种则是“并网”,即把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联系起来,把阳光辐射得到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标准的网侧交流电,再分配该系统生产的电量。BIPV技术可确保建筑高效储能,持续在之后创造经济效益。深圳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建造阶段碳排放减少67%位于深圳坝光的生态国际酒店项目,是建筑界践行绿色低碳的重要范例。作为该项目的设计和承建方,中国建筑国际在此项目中运用了多项工业化、智能化手段以及新材料、新工艺。通过数字化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及参数化设计优化工具,MiC项目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建造阶段减少碳排放67%,运营阶段减少碳排放26%,拆除阶段还可实现箱体钢框架的重复利用,约可节省17,655吨碳排放,占MiC箱体碳排放的70%以上。此外,MiC建筑方式相比传统方法,可节约工期90%,并减少64%的日均现场工作人员数量。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工程:首个承诺在施工期内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工程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工程(O·PARK2)项目是由香港环保署主导、中国建筑国际承建的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厨余回收中心,于2019年启动,预计于202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施工期采用可持续项目管理模式,预计将实现整体减碳3,198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1.4万颗树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项目运行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约11万吨运往堆填区弃置的厨余和约6.7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解决香港约8%的餐厨垃圾问题。项目还开创性地整合了低碳建材供应链,严格依照相关政策及准则,就近采购、按需订货,并以环保物资为优先采购对象。其中包括含100%循环成分的钢筋、工字铁,以及含35%以上的粉煤灰替代水泥的混凝土。同时通过积极创新“转废为能”方法,减少建材消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针对水源、能源、木材、废弃物等方面制定减碳措施,促使项目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超过95%。作为全国首个承诺在施工期内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工程,O·PARK2对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建筑国际践行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关军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政策,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在节能减排方面不断探索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科技赋能’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在推动绿色化建造、工业化建造、智慧化建造和国际化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中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