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能大幅超预期

|
2022年03月08日 09:50:24
|
59861 浏览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3月5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1月、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非常好,均增长了1倍多,预计今年会实现预期目标,甚至可能会大幅超出预期目标。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将延续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在此前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肖亚庆表示,为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将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同时,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仍在延续。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2016年的50.7万辆提高到2020年的136.7万辆,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45.2万辆和4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预计今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之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做好与补贴退坡的有效衔接,稳定市场预期。


2022年,工信部还将通过多项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例如,推动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安全、低温适应等性能,加快5G、车路协同技术应用,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休闲娱乐、生活服务、自动驾驶等功能,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质量和驾乘体验。


此外,证监会日前集中公布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复文时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证监会将结合各自职能,完善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满足新能源汽车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机构:新能源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有限


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多家机构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资源价格上涨等成本压力对新能源市场影响有限,长期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国泰君安研报称,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550万辆,全球销量有望实现1000万辆。


中信证券研报称,随着2022年补贴政策的稳定落地,叠加优质车型持续投放,明确了未来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推动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


华创证券认为,1月销量淡季不淡,奠定全年高增长趋势,看好2022年在“供给端车型多元化加速+整车厂电动车生产保供+电车市场消费属性进一步强化”趋势下,全年销量有望超过500万辆。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言新能源汽车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是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而言,应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为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集团副总经理丁士启建议,延缓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继续免征购置税车船税至2025年。同时,大力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保障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5G在个人用户层面的应用研发


肖亚庆5日还在采访中回应了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有关5G应用的问题。他表示,目前5G方面的工作主要是推广应用,目前在一些大领域的应用效果非常不错,“我们正在鼓励5G在个人用户使用层面的应用研发。”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5G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张亮眼名片。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此前表示,我国的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一级和所有县城城区,87%的乡镇镇区,覆盖面在全球保持领先。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万个,2022年5G网络建设方面的目标是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这样,预计到2022年底,我国5G基站总数将达到200万个。


田玉龙表示,要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示范,开展5G+医疗健康、5G+智慧教育试点,向农业、文旅等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对个人应用要推出一批新型智能终端和APP,进一步提升用户的5G体验。


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积极为5G应用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总经理张云勇也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指出,当前充分利用到5G特性的个人应用还未真正普及,导致公众对于5G应用的获得感严重不足。他认为,终端支持能力不足是影响5G公众应用尚未广泛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加快打通端到端5G公众应用服务体系,推动5G功能特性和5G应用在终端上的支持与实现,将5G消息、5G增强通话、5G网络切片等使用纳入到5G个人应用衡量体系,将上述功能作为手机入网必选。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