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希尔威董事长冯锐:要重视提升中国矿产勘查国际竞争力

|
2021年07月20日 11:17:59
|
4097 浏览
|
  7月15日,在2021中国探矿者年会上,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冯锐就中国矿产勘查行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海外矿产勘查风险管控提出建议。  冯锐指出,中国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和企业自有资金,且逐年减少。国外勘查主要来自于大型公司和初级风险勘查公司,初级和中级勘查公司融资总额不断上升,单笔融资额增大。全球有色属矿产勘查投入也在降低,但是仍然高于2016年的低点。中国地质矿产勘查人员数量逐年减少,国外的矿产勘查人员数也是逐步下降。2020年我国矿产勘查成果,全国新发现矿产地:大型29处,中型36处,小型31处,中国矿业公司还是以并购获得资源为主。  冯锐看来,我国矿产勘查国际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组织、勘查技术和人力资源上。国内,成建制的地矿局(地质队)相对于国外的个体户“合资格人”、临时搭建的项目团队更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而且注重勘查技术和知识的系统积累。矿业低潮时,国外从业人员大量转行,国内事业单位的资金保证更利于留住人才。而我国矿产勘查国际竞争力的劣势,主要在于对海外投资地的投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不够熟悉;经济实力有限,融资渠道单一,无法并购有所发现的“棕地项目Brown Field”;国际矿业勘查运作经验和运作管理人才不足,缺乏综合性管理人才;地质队在事业转企业后,调动勘查人员积极性受制于所有制和奖励机制的局限。同时,缺乏对国外矿产勘查“双轮驱动”(即“资源+社区关系”驱动)、“双许可”(即“政府许可+社区许可”)的战略理解。  冯锐表示,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矿产勘查所面临的风险是一样的,主要包括资源风险、政府社区关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经营和成本风险、无法持续融资的风险、国家政策风险、环境风险、劳工关系风险、合作伙伴合作风险等。  如何提高中国矿产勘查的国际竞争力?冯锐表示:“要发挥人力资源和勘查技术优势,海外避免‘绿地项目’,尽量并购有所发现的‘棕地项目Brown Field’,缩短探矿周期。参与到中国大型矿业公司国外并购带来的机遇中,参股或控制加拿大/澳大利亚上市的初级矿业公司;通过技术咨询和服务,参与到国外矿产勘查公司在第三国的矿产勘查项目,掌握资料,在矿业低潮时拾机收购该公司;管理海外项目,利用互联网云服务,实时掌握一线勘探进展,让地质专家在国内就可以指导多个项目。”  目前,希尔威集团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工具“事事明”,在北京中心管理分布在4个国家的11个“生产勘探+探矿勘探”项目,实现矿产勘查流程各环节信息传递的快速,准确、完整、统一质量。使用移动互联表单工具“事事明”无纸电子编录,实现信息传递的快速、术语统一、质量监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编辑:静水)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