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6年中国进口车市场分析报告

|
2017年01月20日 14:53:17
|
33777 浏览
|
【铝博士网】经过近20个月的调整,进口车市场终于逐步进入正常状态。在持续的去库存过程中,我国进口车市场开始整体向好。11月进口车销量成为2016年首个突破10万辆的月份。2016年中国进口车市场分析详情如下。

  经过近20个月的调整,进口车市场终于逐步进入正常状态。在持续的去库存过程中,我国进口车市场开始整体向好。11月进口车销量成为2016年首个突破10万辆的月份。2016年中国进口车市场分析详情如下。

  2016年进口车依然延续2015年的调整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累计进口93.2万辆。

  2016进口车市场出现新“爆点”

  从整体来说,2016年11月份进口车无论是产和销都实现了比较大的正增长,应该是往好转的方向发展,11月单月整个市场进口量是10.1万辆,这也是2016年第一个单月突破1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达到18.9%,可以看出市场好转的迹象。

  在进口车市场中,平行进口的表现可圈可点。在《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自贸区进行平行进口车销售试点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带动下,2016年11月,平行进口车销量出现爆发性增长,当月平行进口车进口量为1.78万辆,1~11月累计平行进口11.32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61.85%和10.94%;平行进口车占进口车总量比重为12.1%,相比1~10月的11.5%上升了0.6个百分点。

  车型结构方面,2016年11月进口乘用车10万辆,同比增长18%,所有车型均实现增长。其中,轿车、SUV、MPV分别为3.86万辆、5.65万辆和0.5万辆,同比增速为50.7%、0.7%和62.2%,份额分别为38.6%、56.4%和5%。不过,从市场销量来看,在正常进口车中,只有SUV同比下滑达11.9%,跟总体市场有些差别。

  而平行进口中,SUV则是绝对的主力车型,占比超过八成,但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前11个月份额达83.5%,比之2015年全年,减少了3.5个百分点。

  品牌结构方面,2016年11月,乘用车进口量前十大品牌中,除了斯巴鲁进口量出现下滑外,其他品牌均实现增长。宝马、奔驰位居前两位,同比增幅达17.8%、29.3%。此外,雷克萨斯、保时捷、林肯、路虎等增速均超过45%,而路虎更是达到了96.3%,成为前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

  在正常进口车中,2016年11月,宝马和奔驰销量同比增速均超18%稳居前两名。雷克萨斯较前一个月有所回落,增速为31%,居于第三。第二集团竞争激烈,保时捷、大众、MINI等排名有所提升,Jeep和凯迪拉克等受车型国产化影响,销售大幅下滑。在平行进口车中,丰田、路虎、奔驰、宝马和福特位居前5名,占所有平行进口份额的87.9%。虽然丰田份额超过五成,但其增速呈现下滑趋势。

  排量结构方面,3.0升以下排量份额达91.7%,比2015年全年的93.1%下降1.4%,其中1.5~2.0升排量区间,以41.9%的份额处于第一大排量区间。平行进口车大排量盛行,2.5~4.0升份额超过八成。其中,2.5~3.0升是第一大区间,份额超五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进口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存表示,排量下移已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正常进口还是平行进口,车企均在谋取较为长远发展。

  从细分市场来看,去年年初时,多数细分市场均呈现下滑,下半年开始A00级开始回升。目前,除A级为下滑外,其他细分市场均已实现正增长,甚至包括D级轿车。“A级的下滑更多是受国产的影响,整个进口车市场在去年10月、11月有比较明显的好转”,王存认为。

  此外,新能源进口车也呈现了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新能源汽车进口超过1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倍,新能源汽车占整个进口量的1.3%;豪华C级SUV和D级轿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产品进口力度加大,带动PHEV占进口新能源汽车份额提升到40%。

  由此可见,虽然进口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有限,但是1.3%与新能源汽车占整个汽车工业的比例接近,尤其前三季度插电混合动力SUV产品供给也有所增加,因此2017年将有更多国际品牌涌入国内市场参与竞争。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进口车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预测,随着量销低级别车型和汽车国产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进口车供给将大幅减少,市场规模逐步下降,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在90万辆左右。未来,满足车型消费升级和用户个性化需求,培育进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进口汽车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

14834130403794.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