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车用材料轻量化成为当前新材料发展战略重点

|
2017年01月19日 11:04:46
|
32400 浏览
|
【铝博士网】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增速都非常快,2016年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到2016年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辆,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汽车轻量化从字面上就能理解,是在保障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的污染。它的意义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是体现对能源消耗的经济性,就是节能和减排。第二个是车辆性能的优化,主要包括舒适的体验性、驾乘性和智能化。这些数据大家可能都熟悉,轻量化以后,重量每降低10%,燃料效率可以提高6-8%,汽车重量每减轻100公斤,百公里油耗能降低0.3-0.6升,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降低5-8克。在加速性能方面,加速到60公里的时速,1.5吨的车大概需要十秒,如果减重25%就可以减少到8秒。

  去年和前年连续两年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增速都非常快,2016年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到2016年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万辆,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在这方面电动汽车百人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对电动汽车来说,因为电池300公斤,所以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通过材料的轻量化,把300公斤的重量再减下来,这就是很现实的需求。

  目前轻量化的途径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结构设计的优化,一个是采用轻量化的材料,第三个方面是通过轻量化材料的呈现技术来提高,来突破,从这三个方面来促进汽车的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最开始以钢为主,比较重,后来变成钢和铝。轻量化的材料主要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塑料及非金属复合材料,主要用来改善和替代车身的材料。

  国际上几个主要汽车生产国家实行轻量化材料的占比,德国是占比最高的,它的要求也最高,其次是美国、日本。德国由于欧盟的关系,它的能耗和排放政策很严格,而且德国的工业结构上,高端车、豪华品牌最多,汽车工业很发达,同时它的新材料工业,特别是化工性材料方面,也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几个企业。另外一方面,它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很强。所以这样的工业结构使得在推动汽车轻量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它的轻量化比重也是全球最高的,对未来的发展要求也同样是最高的。美国也一样,豪华品牌车型也比较多,而且电动汽车发展也很快,以特斯拉为代表,它的轻量化也做得比较好。日本是在碳纤维方面全球最好,以动力公司为代表,目前全球遥遥领先第一名。波音公司和宝马汽车上用的碳纤维基本上都是日本的碳纤维。这是它很大的优势。另外一个,它的结构设计上优势也很大。

  目前在车用轻量化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这样几个,一个是品种数量和性能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塑料可能也是在汽车上用得相对比较少的原因,第二个是各个跨国汽车集团的材料标准和支撑体系,国内的供应商实质上是很难进入跨国汽车集团的供应链。中国目前的车辆还是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占比较多,特别是高端的车。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国内车用新材料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明显地滞后于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现在是绝对的全球第一大生产大国,现在每年产销量都在2600万辆以上,今年到2600万辆以上。但是我前面有一张幻灯片没讲,在车用新材料方面,专业的新材料方面只有几个公司做得比较好,而且和德国、日本的公司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第三是材料和加工成本控制难度大,国内的车企还无法承受。材料的成本固然有差异,比如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成本可能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传统的材料的加工技术很成熟,自动化设备都很成熟。用了像碳纤维复合材料这样的新材料以后,相应的加工自动化设备没有跟上,这样使得加工部件的劳动生产力大大降低,也提高了汽车使用的成本。

  第四个差距,国内还没有完整的汽车塑料的零部件技术和材料标准和技术支持标准,就是国内标准没有跟上汽车工业的发展。

  第五个差距,汽车企业和材料企业的融合度不够,所以就发现汽车企业对国内的材料企业技术和材料发展情况都不太熟悉,材料企业也不太清楚汽车行业对材料有什么样清晰的需求。其实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中石化,他们对汽车轻量化也一直很关注,但是和汽车行业还是没有很好地互动起来。这个方面德国是表现得非常好的,我10月份去德国,它的化工新材料企业在汽车新材料方面占比非常高,互动得非常好。

  去年12月份国家正式成立了一个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因为新材料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突破的领域之一,和新能源汽车是一样的,马凯副总理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这个领导小组的规格和制造强国领导小组的规格是完全一样的。在周一的时候,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马凯副总理对新材料的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坚持需求牵引、战略导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亟需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的材料毫无疑问就属于国家重大战略亟需和产业发展的重点。二是坚持驱动创新、重点突破。三是坚持产用结合,军民融合。四是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

14834130403794.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