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重庆市首次发布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

|
2016年11月01日 10:17:01
|
13790 浏览
|
【铝博士网】《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6)》近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重庆环保产业不仅直接服务环境保护,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贡献;而且去年年产值达503.23亿元,环保产业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16)》近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重庆环保产业不仅直接服务环境保护,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做出贡献;而且去年年产值达503.23亿元,环保产业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环保企业数量增长速度快
  近5年新增415家,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业务范围辐射全国甚至走出国门“重庆市的环保产业发展经历了3个关键时期。”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介绍说,一是起步阶段,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治理工业“三废”,重庆环保产业应运而生。
  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珞璜电厂建成我国第一套烟气脱硫示范工程,并建立了“国家环保产业重庆基地”。
  三是2001年年底,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启动实施《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重庆开始全面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场,环保产业获得极大发展。
  张勇介绍说,《报告》在环境保护产品、环境保护服务、节能产品、节能服务、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五大行业领域,对1013家企业开展以2015年为目标年的环保产业基本情况调查。
  根据《报告》,重庆目前已拥有“国家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两个国家级环保工程技术中心。“烟气脱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也落户重庆。
  “近5年,重庆环保相关企业数量增长最快,新增415家。重庆环境服务业发展进入历史最快阶段,年平均增加约45.6家企业。”张勇介绍,其中一批环保龙头企业,业务范围早已突破重庆,辐射全国,甚至走出国门。
  比如,中电远达烟气脱硫累计投运的工程机组容量和新签订的合同工程机组容量均位列全国前列,分别达到4.3万MW和4916MW,脱硫脱硝特许装机规模也居“第一梯队”。
  重庆康达环保污水处理总规模(含在运、在建及新签约项目)为352万吨/日,全国排名第八。
  重庆三峰环境垃圾焚烧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总量超过3.3万吨/日,其引进国际技术国产化的垃圾焚烧炉约占1/3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实现垃圾焚烧全产业链服务。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签约了印度、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垃圾焚烧项目,实现了国产焚烧技术输出。
  环境服务业利润规模大
  环保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成部分区县“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对环保的投入不仅推动了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换来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真金白银”。
  《报告》显示,2015年,重庆市对环保的总投资达399.24亿元,占全市当年GDP(15719.72亿元)总值的2.54%。2015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年产值503.23亿元,占全市GDP总值比例的3.20%;实现税收58.57亿元,在全市1450.9亿元税收中占4.04%。重庆环保产业创造的产值高于同期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根据《报告》,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5年产值规模占当年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660亿元)中的30.38%。503.23亿元产值中,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124.94亿元,环境保护产品营业收入22.18亿元,节能产品营业收入76.41亿元,节能服务业营业收入18.45亿元,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营业收入261.24亿元。
  环境服务业成为重庆环保产业五大行业中利润规模最大的,同时也是人均利润最高的行业。2015年,重庆环保产业实现营业利润46.55亿元,其中环境服务业营业利润25.48亿元,环境保护产品生产营业利润2.16亿元,节能产品生产营业利润4.39亿元,节能服务业营业利润0.62亿元,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营业利润13.90亿元。
  重庆环保产业深受资本市场青睐,企业新三板挂牌数量处于全市领先位置。截至2016年上半年,重庆环保产业共有新中天环保、乐帮科技等14家股份制企业股票获得同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占全国环保类挂牌新三板企业总数的6.79%。
  同时,据了解,环保产业已经成为部分区县“调结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大渡口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大渡口区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2014年11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建设国家环保科技创新平台、国家环保产业(重庆)基地、国际环保产业技术与贸易交流中心、西南地区资源与环境交易中心和重庆市环保金融创新平台。
  目前,园区已经有30余家环保企业,产业聚集规模初具雏形,环保产业在大渡口区已成为支柱产业。
  同期,重庆万州、荣昌、大足、双桥、垫江等区县也启动了环保产业特色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有收获但仍面临挑战
  政府需做好顶层设计,企业需提升整体开放度,增强核心竞争力“重庆环保产业对重庆市环境质量改善和绿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张勇说。2015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2天,环保产业的发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截至2015年年底,重庆市共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7座,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到378万吨/日,全年处理生活污水约11.5万吨,城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1%、78%。
  在固体废物控制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重庆共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2个,所有区县和重点建制镇均建立了垃圾收运系统,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同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4.5%。
  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重庆工业污染企业实施企业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完成28家企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与改造。组织开展汽车整车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报告》指出,行业发展增速低于地区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行业市场占有率下滑;行业整体规模偏小,非公经济发展不平衡。
  张勇介绍说,近几年来,国内环保产业发展迅猛,通过产业+资本实施快速扩张的企业很多。面对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重庆环保企业的整体开放度较低。同时,不少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偏低,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够。
  对此,《报告》建议,一是加强环保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二是创新产业发展促进机制,三是加大对非公经济环保企业支持力度,四是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五是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六是加大重庆环保产业品牌宣传整体力度。
  张勇认为,重庆可建立市政府环保发展顾问团,建立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办事机构,建立环保产业常态化调查统计制度。应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研究制定支持本地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激励机制,同时建立吸引外地优势企业来渝落户的优惠机制等。

QQ截图20160808170344.jp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