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多地推环保“双罚”:企业、政府等额受罚

|
2016年08月03日 09:07:54
|
12860 浏览
|
【铝博士网】2016年,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有增无减。

  2016年,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有增无减。

  8月2日,记者从山东省环保厅了解到,为全面落实区(市)政府(管委会)环保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大环保执法处罚力度,推动生态枣庄建设,近日,枣庄市政府下发通知,在全市实施大气环境违法行为环保处罚“双罚”机制。

  所谓“双罚”,是指在处罚大气环境违法企业并收取罚金的同时,对企业所在地区(市)政府或枣庄高新区管委会进行等额处罚(以下合称双罚金)。实际上,今年以来,包括淄博、临沂等多地已发文力推环保处罚“双罚”机制,对环保违法行为的追责从处罚排污企业转向政府与企业责任并行。

  对此,中国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很多企业的环境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和地方政府的不作为直接相关。环保处罚“双罚”机制既罚企业也罚政府,这样的处罚制度应该说是打到了关键位置。

  罚金用于空气质量改善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枣庄市要求,市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日常排污情况的监管,及时检查发现企业大气环境违法行为,并依法依规作出处罚决定,及时收缴罚款。

  每季度结束后、下个月的15日内,市环保部门向市财政部门提供上季度环保执法材料,材料分正文和附件,正文为市环保部门正式文件和环保执法双罚金汇总表,附件为处罚决定书复印件、企业缴纳罚款票据复印件等资料。

  同时,枣庄市提出,市财政部门依据市环保部门提报的资料,确定对有关区(市)的双罚金上解金额,每年年底前对区(市)下达双罚金体制结算扣款通知。对区(市)上解的双罚金,纳入市级生态补偿资金,统筹用于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支出。

  记者注意到,除枣庄外,实际上今年以来包括淄博、临沂等多地也已发文力推环保处罚“双罚”机制,要求环保部门每处罚一起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等额扣减企业所在区县财政资金。此外,“双罚”机制并非新奇事物,几年前已有应用案例。

  比如,早在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就有“双罚制”的表述。不过,其主要是强调对违法单位的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具体包括五种行为:违反条例规定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违反规定超标排污的;违反规定无证排污的;违反规定超总量排污的;违反规定拒不执行重污染天气下临时管控措施的。

  此外,《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也规定,未按照国家、省和本市规定的环保检验方法、技术规范检验,或者在检验中弄虚作假的,没收检验费用,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处五千元罚款。

  很明显,上海、武汉等地的“双罚”主要是加强对违法机构负责人的处罚,而山东省一些地区的做法则涉及到了企业所在的政府主管单位。

  对此,马军认为,山东在环保领域摸索出了很多创新机制。企业出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多数都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辖区内的政府部门并不是不知道,与他们的不作为相关。在环保处罚“双罚”机制下,既罚企业也罚地方政府,可谓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强化地方政府环保责任

  地方政府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其环保职能不断强化。

  新《环境保护法》开篇就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也进一步延续了这一规定,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并逐步改善。

  相对而言,淄博、临沂、枣庄等地区施行的“双罚”制度,使得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更具体,追责也更明确和严格。不过,由于处罚直接与辖区政府财政挂钩,落实情况也成为关键。

  马军指出,山东省多地推行的环保处罚“双罚”机制,能够把环保压力传导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但这些地方政府要真正动起来才行,“双罚”机制推广下去其实并不容易。

  “山东省在环境治理上的意愿比较强,省政府、环保厅的态度都比较坚决。不过,我们观察发现,很多地方还在纠结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仍然下不去手去治理环境问题。”马军表示,现在国家在环保领域大的方针是明确的,既要督企又要督政。

  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央环保督察组在不断加大对地方的督察力度,山东周边的几个省都进入了督察之列,唯独山东没有被督察。这一方面可能是山东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在给山东留出一些创新环保机制的空间,为全国推广作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临沂市环保局对外发布消息称,5月份以来,市环保局在全市范围内,从严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3起,立案处罚13起,在全省范围内创新行政处罚指定管辖权制度,对一季度挂牌督办的四个县区实施试点,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环保处罚“双罚”制度,全面落实了县区政府环保监管主体责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