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门窗企业利润逐渐微薄 需多加利用卖场优势

|
2017年08月28日 09:16:23
|
21122 浏览
|
【铝博士网】对于现阶段的门窗行业,很多人对此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门窗行业利润丰厚,是一种“暴利”的行业;但是另一种说法却认为由于整体经济下行。门窗企业利润持续走低。那么门窗企业的生存境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不少人在说,利润都被卖场赚去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现阶段的门窗行业,很多人对此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门窗行业利润丰厚,是一种“暴利”的行业;但是另一种说法却认为由于整体经济下行。门窗企业利润持续走低。那么门窗企业的生存境况到底是怎样的呢?不少人在说,利润都被卖场赚去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利润走低,卖场成焦点

  君不见,最近几年,门窗行业形势维艰,各方势力瞄准卖场的“火力”特别足:都说卖场是“爷”,经销商是“孙子”;“孙子”经常埋怨“爷们”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捆绑着自己全国到处开店;埋怨他们为富不仁,经济危机来临时不帮衬着自己一把,租金不减,甚至变相涨租。一些厂商甚至开始借助协会、商会等中间平台,联合起来集体抵制卖场一些单方面的霸权行为,一些媒体也加入了对卖场的讨伐。

  实际上,感情用事地指责卖场表面上没错,但并没有道理。由于地产市场的畸形,以前很多家居卖场靠机遇、靠地租、靠资产升值确实坐着都在大把赚钱,根本不需要做多好的增值服务,确实变相地对门窗等实业甚至对流通构成了很大压力。但按理说,这是各行各业的普遍现象,为什么唯独家居厂商的矛盾尤甚呢?

  卖场优势显著,门窗企业如何有效利用

  业内认为,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品牌厂商的力量太小了。如果门窗行业也有“格力”、“海尔”、“美的”那样的大型企业,卖场一再强势的话,完全可以自建渠道嘛,何必受人家的气呢?遗憾的是,门窗行业不但没有那样的巨无霸企业,甚至谈得上消费者品牌的企业都很少。这也难怪,人家卖场会强势。

  市场经济很多时候是公平的,所谓厂大欺店,店大欺厂,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最后还是取决于实力。卖场或者说渠道品牌实力大,自然会把自己的一些规则强加于商家,这些规则可能会对商家有所损害,但只要合法,商家也无可奈何。谁叫品牌商的厂子太小了呢?谁叫经品牌厂家小,卖场实力大,对消费者有哪些潜在不利之处呢?首先是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多,短期行为多,竞争规则容易紊乱,消费者经常无从选择,利益得不到保障;二是低行业集中度也意味着低市场效率,企业很难通过垄断赚到超额利润,也很难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去消化成本,同样的门窗,消费者往往可能要掏更多的钱去购买;最后是渠道商可能会趁机“越俎代庖”,不再安于流通的角色,甚至把自己打扮成品牌商,在门窗产品的出厂价上,再狠狠地加一把价,让消费者口袋里的钱更加不值钱。

  刨根究底,可以发现,暴利最终还是被门窗行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低效率给吃了!而要提高行业效率、企业效率,根本还在于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门窗品牌要学着向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或其它垄断性创新要利润;卖场与经销商则要首先学会向流通和服务,进而向规模化、连锁化、标准化要利润。

  至少理论方向是这样的。但所谓知易行难,如何打破门窗企业以往的路径依赖,让朝着这个方向的变革切实可行,则是一项更值得琢磨的课题。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认为,要使一件事物有进步,必定得依赖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充分地去谋利,才能成功,否则决难有所进展。换句话说,很多变革与进步都是逼出来的。

  就目前门窗行业来看,虽说很多边缘企业都在叫苦,但一些主流企业似乎还是活得不错,甚至一些还在闷声发财。因此,靠后者来推动变革应该比较困难。这种情势下,变革还得从边缘企业以及少部分思想前卫开明企业的突破开始。从整个家居行业来看,几年前,林氏木业、美乐乐、尚品宅配这样的企业,在所谓的主流家居人看来,还是些不值一提的“穷小子”,然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几年后的今天,这些“穷小子”们已经成为许多家居人高山仰止的新标杆。那些沉迷在过往成功中的门窗企业们,是时候奋起直追了。

铝加工微信.png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凡注明来源为“铝加网”的文章,版权均属铝加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必须与铝加网(电话:18925937278)联系授权事宜,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铝加网。铝加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全部评论(0
登录,参与评论前请先登录
暂无评论
询盘
联系方式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电话 暂无!
手机 暂无!
联系人 暂无!
地址 暂无!
凤铝铝业展馆首页
来源
发布
加载中....
取消
保存海报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确定